“在特定条件下,他们能够实现快速的兵力投送和重火力支援。”
“这是他们擅长的战术!”
“尤其是他们直升机吊运火炮的战术,对缺乏有效防空手段的部队威胁很大。”
廖华生顿了顿,继续开口。
“但是他们的短板同样明显,甚至更为致命!”
“其后勤保障极其脆弱!”
“高海拔环境下他们的补给线漫长而脆弱。”
“运输严重依赖骡马和人力,难以支撑大规模和长时间的持续作战。”
“一旦后勤节点被掐断,前线部队战斗力会急剧下降。”
“第二是装备依赖性太强!”
“重型装备基本靠外购,自身轻装甲和机动车辆不足,导致整体战略和战术机动能力受限。”
“一旦进口渠道受阻或装备受损,补充困难。”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多年的经验让他们的战术思维僵化,局限性大!”
廖华生的声音带着一丝冷冽。
“他们的经验主要来自与特定对手的低强度冲突。”
“过度依赖固有的山地作战模式,缺乏变通。”
这段时间他们的部队可是完全按照阿三山地部队进行训练的。
所以对优缺点都十分了解。
他最后总结道,目光看向冯鉴真。
廖华生深吸一口气,语气凝重。
“如果现在我们发起战争!”
“毫无疑问,我们会赢!”
“凭借我军官兵更顽强的意志和更高的战术素养,最终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但是。。。”
廖华生语气一顿。
“我们也要做好吃大苦头并付出不小代价的准备!”
“毕竟在高原极寒山地环境下的大规模合成作战经验。”
“我们确实几乎是一片空白。”
“很多平时平原地区的战术战法在那里会水土不服。”
“这对于装备的可靠性,人员的适应性,都是严峻考验。”
说完,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冯鉴真身上,等待着他的指示。
他们知道。
这位年轻的“铸剑”总师亲临朱日和。
绝不仅仅是来看一场演习那么简单。
冯鉴真听完廖华生的汇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只是目光依旧停留在那复杂的沙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沉默了近一分钟后。
他才缓缓抬起头,看向面前三位蓝军指挥官。
“廖旅长分析得很透彻。”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这样的模拟看清差距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