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洗漱穿衣什么的,他完全能自理,不需要人操心。
萧迟自从让小皇帝自己去上朝后,他去上朝的次数就越来越少,有时一两个月都没有出现在朝堂上。
故他秘密出京北上,朝堂上不见他的身影,除了知情的朝臣外,无人察觉。
朝堂风平浪静依旧。
姜心棠不再出宫,管束好儿女,并派人去宫学给小儿子告了病假,说小儿子生病暂时无法去宫学上课。
大长公主不知从哪儿得知小孙子病了,急急入宫来看小孙子。
才知小孙子是跟儿子跑去北疆了。
她担心得把姜心棠骂了一顿,骂姜心棠无能,连个孩子都管不住,才七岁半的孩子就让他偷跑出宫去北疆,万一生病了如何是好。
可骂到最后,想到当年萧迟十二岁偷跑去北疆,她不也没管住,便没骂了。
她急急出宫去,要派人往北追,把小孙子带回来。
但被驸马萧瀛阻止了。
大长公主气得把驸马也骂了一顿,说都是他们萧家的种不省心,才一代比一代不听话,儿子当年十二岁跑去北疆,现在小孙子才七岁半,就敢做这种事。
驸马让着妻子,虚心听着妻子骂。
不过等妻子骂完,驸马为他们萧家说了句公道话道:“有没有可能这不关我们萧家的种的问题,子望子源都挺听话的。”
就他的儿子孙子不听话。
大长公主才歇下去的火气,蹭地又冒上来了:“对对对,是我的问题!没有本宫,你们萧家可生不出我儿这么有能耐的儿子!”
她气冲冲往外走。
驸马赶紧跟出去:“你去哪?”
大长公主不理他,去了祠堂,烧香跪拜,请求萧家列祖列宗保佑她儿子早日灭了北月国,保佑她小孙儿在他父王身边平平安安,父子俩早日得胜归来。
萧迟用了二十余天快马赶到北疆,入了军营。
在他未来北疆前,这些年替他驻守北疆的副将魏元麟就接到了他的指示,在自己的军营里烧了粮仓,杀了守粮仓的将士。
粮仓是空的。
守粮仓的将士是死囚扮的。
然后抓了几名潜伏在军营里的北月国细作,说是北月国细作放火烧粮仓,还杀死了守粮仓的将士。
当天夜里粮仓的位置大火熊熊,映红了半边天,北疆的百姓和将士都看到了。
百姓将士皆群起激愤,说北月国明明与梁国签署了协议,却还暗地里做这些,分明是想撕毁两国签署的盟约,要对梁国开战。
北月国这个当事国还不知道此事,在京都的小皇帝已经拿出他父皇修好的国书,布告四邻国家,说北月国派细作烧梁国粮仓,杀梁国守粮仓将士,要撕毁盟约对梁国开战,梁国被迫出兵应对。
国书送出去之日,萧迟到达北疆。
兵马早已整顿好,粮草也充足,就等着萧迟的到来,萧迟挥师北进,直取北月国城池。
北疆那边开战,朝堂这边不知情的朝臣才知道北定王原来早已去了北疆,不在京都。
北月国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四邻国家收到梁国布告的国书时,北月国已经失去了十几座城池,整个北月国丧失了近四分之一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