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帝后前后驾到,众人起身,跪地叩拜,高呼万岁。
泰和帝白日里才刚醒,现下脸色仍有些孱弱,但总体已无大碍,他大掌一挥,“众爱卿平身!”说话有些中气不足,是还没痊愈的征兆。
众人又是一阵整齐响亮的谢恩声,过后才慢慢站起来回席。
泰和帝往主位上一坐,皇后也跟着缓缓落座。
今日的宫宴是为了顾乾凯旋而归设的,自然少不了一大段开场白,无非是说顾乾凯旋而归,他这个做皇帝的便履行当初的承诺让他恢复太子名誉,继续执掌东宫。
泰和帝说得铿锵有声,景瑟听得昏昏欲睡。
旁边景宛白趁着众人不注意,伸手拐了拐她,“大姐,您是否哪里不舒服?”
景瑟撑开眼皮,摇头,“没什么,就是有些困。”
景宛白小声道:“撑着些,这宫宴估计还有好一会儿才能结束,一会儿咱俩一道回去。”
景瑟点点头,深深看了景宛白一眼,想着这个人变化还真是大,从前若是遇到这种情况,景宛白肯定巴巴盼着她直接睡着然后当众出丑,可自从景舒娆那件事以后,景宛白就跟景南晴一样,性情来了个大转弯,让人猝不及防。
如今景宛白不作妖了,景瑟反而觉得有些不习惯。
泰和帝致辞过后,丝竹声渐次响起,身着软薄轻纱的舞姬们赤足而入,长臂舒展,轻轻扭动着细软的腰肢,直把在场一大半人的目光给勾了去。
景瑟对桌案上的珍馐佳肴都不感兴趣,她坐得无趣,只好喝酒解闷。
宫宴到了后半场,泰和帝挥手屏退舞姬,看向顾乾,道:“太子出征前虽铸下大错,但此次妙计败退鞑靼人,结束了边境长达五年的战争,实乃大功一件,功大于过,朕今日便当着百官及众家眷的面允你讨一样奖赏,说说,你要什么?”
顾乾站起来,眸光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景瑟身上。
梵越和顾北羽齐齐皱了眉。
反观当事人景瑟,她仿若根本没听到老皇帝的问话,也没察觉到顾乾的目光,一如既往地小口喝着酒,周身透出一派难以言说的平静来。
薄卿欢更是像个没事的人,丝毫不担心顾乾会开口请旨赐婚。
顾乾看了景瑟半晌,见她连眼神都没给自己留一个,他心中一阵挫败,锦袖里拳头捏紧又松开,松开再捏紧,请旨赐婚的话到了嘴边,忽然又咽了回去,转而看向景宛白。
景宛白双腮泛红,轻咬着下唇低下头去。
泰和帝见顾乾的目光落在女眷席上,他挑眉道:“太子至今还未婚娶,依朕看,趁你凯旋大喜,不如早些把婚事办了,如何?”
顾乾收回视线,道:“儿臣也是这么想的。”
皇后看了一眼景宛白的方向,又看了一眼景瑟,忽然出口道:“皇上,妾身记得景三小姐是太子未过门的侧妃,这正妃之位可还空着呢,要不您今日给做了主,亲自挑选一位德淑性美的女儿给他?”
皇后早就听闻景宛白在右相府名声大跌,远不如景瑟这个嫡长女受宠。
且景瑟现下是个香饽饽,身上定有过人之处,若是太子能娶到她,身边不仅多了位智谋才貌四全的得力助手,还同时拥有了右相府这个强大的外戚作为后盾,怎么算都只有赚的。
皇后能想到这一点,泰和帝自然也能想到,他断然不可能同意顾乾娶了景瑟,便是顾乾娶了景宛白,也不能让景宛白成为正妃,否则依着这个儿子的野心,往后指不定会利用外戚做后盾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上次燕山宫变的情景,泰和帝至今记忆犹新,那个时候的顾乾动机就已经不纯,现下他绝无可能再给顾乾制造契机。
面上带着笑,泰和帝眯着老眼,目光在女眷席上扫了一圈,最终锁定在户部尚书之女洛悠身上,道:“朕早有耳闻户部尚书之女清灵毓秀,今日终得见,果然深得朕心,太子,你看……?”
洛悠听罢,美目中闪过一丝黯然,视线在顾北羽身上顿了顿,咬着下唇垂了脑袋。
顾乾看了一眼洛悠,顿觉一阵索然无味。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顾乾先就被景瑟的美貌惊艳到了,如今再瞧别的女人,一个个在他眼里就跟木雕似的,越看越倒胃口。
收回目光,顾乾道:“父皇,既然早先儿臣与景三小姐有了婚约,且不管她是正妃还是侧妃,儿臣照理都该先与她成婚,至于正妃的事……”
顾乾余光瞟了一眼景瑟,接着道:“往后再说。”
景宛白原本正为皇帝要给顾乾挑选正妃的事担忧,如今听到顾乾之言,她马上就放了心,只要太子暂时不纳正妃,就证明她还有机会,还能努力一把。
听到顾乾这般说,泰和帝点点头,“好,既如此,朕就先允了你们二人的婚事,只不过景三小姐还在热孝期间,太子怕是得等上好久。”
顾乾正是因为晓得景宛白还在热孝中,才会有此一说的,他表面上是在等景宛白,事实上,他是给自己制造靠近景瑟,得到景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