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公司在全球声名鹊起,名为JerryFang的初创者不可避免被全球资本所瞩目。
这个时候对矢量进行投资已经晚了,但了解一家独角兽企业当然逃不过了解它的创始人,于是对于神秘的华人JerryFang的背调便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从退圈进入MRIT开始,方嘉瑞就不曾掩饰过自己的去向,若是一般的大学,甚至有可能用他的名气来为学校做宣传,但显然MRIT不屑于这样做,而就读于MRIT的学生们也更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这让方嘉瑞的大学生活和那里的普通学生没有两样。
——只除了他进入各种实验项目的速度太快。
许多大四学生乃至研究生才能参与的项目,他大一就通过了项目负责人的测试,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研究中。
显而易见,这是个在科研领域有天赋的人,而他也有一定的商业才能,因为他已经成功将他的发明创造变现,但很快风投公司注意到另一件事,那就是他在进入MRIT之前的经历,他居然是莱茵特奖的得主!
他曾经居然是一个歌手!
这真是天才般的创造力!
做背调的负责人不由感慨:“或许我们可以去音乐领域挖掘人才。”
“那不一定,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真正的精英,其实像这样的精英你可以在世界顶尖的院校见到很多位,不过像JerryFang这样出色的还是稀少。”
很多聪明人都转行进了金融领域,因为金融赚钱更快,也没有科研辛苦,而且更容易出成果。
华人总是很在乎成果,不出成果的事情他们很容易放弃。他们很聪明,不过就是因为他们太聪明了,所以才会这样。
“领袖级的人物。”
“他之前做歌手的时候好像也是团队的核心。”
“真是可惜,没有早点发现他们,我打算用模型做一下预估,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增长的余地和我们可以投资的地方?”
“唔,我的建议是,寻找下一个可能快速增长的公司,他们已经被福克斯榜单关注了,现在已经迟了。”
“这可真是太可惜了,他们那个水下机械臂,我可太爱了,那东西的潜能可太大了,那简直是水下作业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
相似的对话在世界各地发生,但毫无疑问,此时再投资已经错过了良机,于是他们只能看着早期参与投资的那几家公司眼馋。
“或许可以找JerryFang在谈谈?”
其中一个公司的人这样说。
“你能知道他的行踪吗?或许可以寻找私家侦探?”
“愚蠢的做法,这样你会得罪他。”顿了顿,他说:“不过我猜测他应该在中国,或许我可以找我中国的朋友问问。”
……
中国,荣灿集团。
自方秀容过了60岁生日,她就开始琢磨退休这一件事。苏恒已经逐渐开始接手衡昶的事情,苏得璋现在每天在家摄影养龟,快乐极了,而嘉瑞还在折腾他自己的公司,没有回来。
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苏得璋在家里休闲。
矢量发展不过短短四年,已经成了全球小有名气的科技公司,被许多人关注。
她的儿子走在科技的前沿,团队里还有好几个被杂志评价为有过亿美元价值的科研人才。
她其实有理由怀疑,他是不是已经看不上荣灿的三瓜两枣了。
又看了一眼新发布的福克斯三十岁以下全球富豪排行榜硕大的JerryFang,方秀容平心静气,在电脑上登录微信,在和儿子的聊天框里再次打下四个字。
每当她想退休的时候,她就会给方嘉瑞发消息。
[方秀容:我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