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寒门首辅谢慎娶了几个女人 > 第83部分(第3页)

第83部分(第3页)

而在六部之中,最为显贵的自然要数吏部。

这个掌握官员考评、升迁、改调的部门简直就是外朝的权力中心,与内廷的内阁交相呼应,一同处理大明朝政务。

吏部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

还有左右侍郎二人,正三品。

这下面还有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司。

各司又有郎中一人,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这两个职位,吴县令虽然十分艳羡,但是起步太低,还是没有太大的机会调任。。。。。。

至于各司主事则是正六品。

文选司在吏部四司中地位最高,因为其执掌了官员升迁、改调等权力。

像吴县令,届时三年任期满了,要想考评优良就必须打点文选司的主事、员外郎。至于正郎郎中,往往不太会出面,便是想要结交也通常没有门路。

每年的二月朝廷会进行考绩,除了新科进士初次授官可直接听选不用考绩以外,其余任满的官员要想升迁、改调都得入京述职,参加考绩。

吴县令的任期还有一年,一年后就要去京师述职,同时等候吏部文选司考绩。

吴县令在京师也认识不少显贵,也算有门路,但他也知道以自己三甲进士的出身要想立刻升迁到六部是不可能的。故而只能采用曲折路线了。。。。。。

他有一个侄子名叫吴文道,去年大比考中了进士,名次还不错,是二甲第五名。

这个名次足够靠前,便是馆选庶吉士都不在话下。偏偏吴县令这位侄子相貌有些寒碜,竟是被天子嫌弃最终没能入翰林院修习。

吴县令得知了这个消息直是仰天长叹了好一阵。

难道他吴家就是命中犯冲,不适合做官吗?

因为容貌问题没能当成庶吉士,这恐怕也是大明朝立国以来惟独的一人吧?

。。。。。。

。。。。。。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六章 我没看错人!

虽然不能馆选为庶吉士,但吴县令的侄儿吴文道毕竟是二甲进士第五名,要选一个好官职还是不在话下的。

吴县令便发动了京中关系,砸了近千两银钱,才让侄儿吴文道得以到吏部文选司观政。最终的结果也很理想,吴文道在听选中最终被授予验封司主事之职。

虽然吴文道进的不是文选司,但能够初次授官就挤进吏部,已经足够其他同年艳羡的了。

这点吴县令很是满意,侄儿虽说不是文选司的官员,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将来未必没有机会调任。

这种吏部内部的调动要比各部之间的调动容易的多,如果一年后自家侄儿能够调任到文选司,吴县令砸下的银钱就有了作用,他考绩后调任六部任职就有了转机。

当然,仅仅有一个吴文道还是不保险的,吴县令十分看好谢慎的前景,故而沉声道:“谢贤生,本县的侄儿吴文道现下在京师吏部担任验封司主事一职,你将来若是去京师参加会试,可以暂住在他的府上。”

我靠!

谢慎险些喊出了声。

这吴县令思维跳跃性也太强了一些吧,刚刚给还谈着办私塾怎么一转眼的工夫又到了他家侄儿身上?

而且他和吴县令很熟吗?为什么吴县令要抛出这个话题呢?

再者说,现在乡试还没考,吴县令就断定谢慎可以参加会试,这不是捧杀吗!

仿佛看出谢慎心中疑惑,吴县令忙解释道:“以贤生的实力,如无意外进士登科是一定的。”

吴县令之所以没有将话说死,便是因为浙省的竞争实在太激烈,谢慎虽然是小三元,但还是有极小的可能折戟在乡试。而一旦过了乡试,几乎没有人可以阻挡谢慎前进的脚步。

毕竟自打成化以来,已经很久没有出现神童了。

好不容易出现一个谢慎,自然会多方默契,“造”出一个神童来。

见吴县令说的云山雾罩,谢慎更是发虚,试探着问道:“假使学生真能赴京师参加会试,一定前去拜访小吴大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