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扶光一边做笔记,一边随口答道:“但是你没了,我权倾朝野。”
蒯谌:……
“哈哈哈哈哈吃了那么多次亏,你怎么还不长记性哈哈哈。”十岁的瑞王姜徹笑得伏在了桌上,尽情嘲笑在扶光面前装深沉失败的蒯谌。
九岁的扶光稳住桌子,带着点心累,“看天幕吧……”
【曹严为了什么来呢,还是为了劝谏鹤仙停一停变法,先安抚下来江南,鹤仙却道:再让他们继续做大,给后人留下一堆的烂摊子?开弓没有回头箭,勿要再劝。
曹严于殿内跪请君父缓下来。
鹤仙就问:你也要来逼朕吗?
曹严叩首说:臣绝无此不臣之心。自臣入仕以来,皆有赖皇恩,方能走到今日,又怎会不忠不义,陷陛下于两难?
鹤仙就反问:那你现在在干什么?你不就是在让朕两难吗?
重点来了,曹严泣曰,嘶,你们这些君臣,每个都有说哭就哭的技能是吧?】
百官心想:当臣子的,没点演技,当什么臣子?
【臣出身农家,乃全村举族之力托举,方能考取功名,先帝之时,自宁王入朝,监察百官,视察民情,底层百姓,无不视宁王殿下如恩人,臣亦如此。
陛下改革税制,清丈田地,抑制土地兼并,无一不是有利于百姓,臣本就农家出身,比任何人都希望陛下能成,可是陛下,太快了!
逼您的并非是臣,而是您自己,您是在将您自己逼入绝境啊陛下!】
元泰帝对此表示赞同,心中对这个能让太子无能狂怒的御史愈发的满意,天幕中元泰帝遭遇的,弘德帝也要尝尝!
他这都是为太子好啊,明君总得有谏臣做标配嘛。
【好半晌后,鹤仙才说:“一步退,步步退,朕就不信,他们真有那么多条命!”
君主头铁一心要撞南墙,曹严苦啊,只能使出文臣“逼谏”的绝招,跪地不起,只是唯一一点不同的是,他跪在殿内,没有跪在殿外,留下给其他臣子发挥的地方。
又是底层出身,没有利益牵连,又是自己心腹,一手提拔,就是逼谏也给鹤仙留足了面子,鹤仙能怎么办,这根本无法选中!
最后只能落下狠话:你爱跪就跪!
然后转身去了内殿睡觉,独留曹严在那儿跪着。
史官纪文的记录是:帝于内室久卧,辗转不寐,心忧不静。
咱也不知道史官是不是真的进去看了,反正史书上就是这样写的。】
姜衡一下就坐直了,“难不成,造谣大梁故事的是他?”
北辰殿的内室,史官可进不来,他哪儿知道的自己睡不着?还辗转不寐,心忧不静,你这夹带私货啊!
“可也不对,有些事情他不该知道。”比如什么哭求太子位之类的。
说到这个大梁故事的作者,元泰帝倒还好,反正没有《大梁演义》给他来的谣言多,其他兄弟就不一样了,谁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遭遇毒手?
晋王的脑袋瓜此刻突然聪明了,“会不会,写大梁故事的是一个,提供素材的是一个?又或者作者不止一个人,而是一个传承?”
“但这个纪文,绝对不无辜。”鲁王有个猜测没当场说出来,会不会合作者,既有父皇的郝大珰,又有九哥身边的长福?
【鹤仙说睡觉,就真的在里面一直待到了官员下值的时间,曹严不得不起身离开,不然等宫门落钥就出不去了。
但鹤仙毕竟心软,人跪了老半天呢,于是曹严是乘轿出的皇宫到的家。
为了防止第二天曹严再来,鹤仙直接暗箱操作,给曹严请了假,又私下给曹严下旨,给人禁足了。】
元泰帝颔首,“这样的臣子,不能薄待了。”
元泰朝老臣也表示赞同,弘德帝虽然有些犟,但臣子意见不同,只要有道理,哪怕不听,也不会为此给臣子穿小鞋,仁君呐!
柳树村,曹严本人已经被村里人给包围了起来。
“哎哟,咱叔翼真厉害,皇宫里都能坐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