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白衣老者修为已然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眼前也不由得一阵恍惚。
只见原本还是高墙间隔,赤墙金瓦,此时已经白墙黑瓦围隔,左手边看去院中种着青绿色的蔬菜,再向右看,一座木制篱笆围了三丈宽的鸡圈。
结夏第一章明日重阳
最后沿着路径向前,一段鹅卵石状小路,延伸向前的是一座槐木桥架在一个池塘上,池塘靠左边便是一棵老榆树,榆树旁边便是几株绿竹。
再向桥前抬头而去,一座白墙白瓦的楼台裸露,只见其共三层,楼檐黑瓦鳞次栉比,边角并非家雀鸟禽低首,而是长尾高颈昂首。
一楼明显是中堂会客地,明亮宽广,门户上有一副楹联,内容为颇为自傲。
上联是为:“地到无边天作界”。
下联是为:“山登绝顶我为峰”。
横批:“压胜天下”。
白衣老者看到此处不由感慨唏嘘,“呵呵,白塔的‘压胜天下’?自说自话而已吧。滕王阁的压胜天下才是名副其实,这白塔?顶多勉强能算是个压制天下?”
二楼窗户半开,隐隐可以看见许多的书籍,三楼则门户紧闭。
一名少年此刻正端坐二楼阳台,手中捧着一本泛着古朴沧桑气韵的书籍端详着,心神投入其中,少年面容清秀,看着身材犏瘦,颇有一种年少早慧之感。
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那一双眼眸,定神再看,只觉其中若有神明驻守,神光外放。
少年注目于书籍,没有注意进来的老者,率先发现的是院中正在浇水老仆。
那老仆弯腰向着白衣老者问候,“先生可是主子请来为公子启蒙教学的先生?”
白衣老者眼中很是诧异,自己刚刚放眼庭院,并没有注意到还有这么一个人,虽然看着很是普通,但是怎么也不可能躲过自己的探查?
是该说此人深不可测,还是该说他就是太普通,以至于都会被自己忽视?还是说在这里的人,有所不凡才对?
于是再次探查一番此间天地呢。
要么是身怀重宝,要么是此处有结界压制。
虽然刚刚进来便感受到了被此处压胜,但是无论是刚刚探查还是现在再来一遍,都没有显示此间天地有此等“掩藏”效果。
那么便是此人身上有隐藏气息的重宝了,总不能是他的修为超过自己吧?
且不提自己的大道根本,便是只说在吴国在内的九个国家的修炼法,自己就已经达到了他们所不能达到的高度,更不用说自己那天大的来头了,便是自己如今这等苟且偷生,怎么可能有人修为高过自己?
“是了。不出意外的话,是了。”
第一个是了,说的是那老仆应是身怀重宝,第二个是了,说的是自己应是那少年的老师了。
那老仆也未在意这番话语中的曲折深意,“先生还请先进中堂,老奴这就去请公子。”
说着便要领着白衣老者向那楼阁走去,白衣老者依旧一副世外神人,天仙谪凡的姿态,淡然道,
“不必,我自行去见一见。”便径自离去。
虽说没有上赶着当先生的道理,但是来都来了,还能怎么办呢?
走过鹅卵石小路,脚底舒爽直达天灵,得亏自己穿的是软鞋,该说不说,这小路还真的舒服。
登上槐木桥,举目望向池塘,但见一尾黑色小鱼游来游去,尽显欢腾。心有所感,定睛向楼台望去,只见那清俊少年正注视着自己,面色看不清喜怒,是个不假于色的早慧少年。
老者心中略微满意,但依旧只是点了点头,以示风范。
所谓“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那双眼眸,如含日月。
继续向前走去,中堂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廊道,还是通往两侧厢房的道路。
中堂没有放置字联,而是居中贴了一幅画,画面上没有当今的九国国界,只是各地山水地理,土地风貌。
中堂屏风后便是楼梯,通往二楼,楼梯较为狭窄,老人勉强通过。
来到二楼,便闻到一阵书香飘荡而至,虽然半掩窗户,但是此处书香就是传不到外界,似乎开窗只是为了使得楼阁明亮。
二楼共有六个书架,老者与少年两边各有三个书架对立,每个书架侧间间隔约三尺,横向间隔约二尺,高七尺,有七层,两侧均有书存放,书架上没有任何标志着此个书架所放置的书是何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