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上报告之后,他重新找出了一个空白的本子,开始在上面快速地书写、勾勒。
他想要验证的,是自己在陈果的办公室里冒出来的那个想法。
“用技术的方法、去解决政治的问题”。
是的,我们的确没办法参与到冲突中,也没办法以暴制暴地去压制局面。
但是,想让他们打不起来,我们也的确不是没有一点办法。。。。。。
信息。
巴别塔效应,几乎是所有除了“大国博弈”之外的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无论是巴以、叙土、苏埃之类的正面军事冲突,还是中东、非洲各国一片混乱的对峙和敌意,几乎都是来源于此。
那么,如果有一种东西,可以把国与国之间的信息差拉平呢?
或者说,至少在军事上,把军事信息差拉平呢?
陈念的心里一片通明。
他已经意识到,对方之所以敢那么肆无忌惮地支持达尔富尔搞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先进武器。
而是。。。。。。他们的间谍卫星。
革命阵线永远能够知道政府军的动向,但政府军却难以发现革命阵线组织的动向。
实际上,正是这一点,才让双方实力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那么,自己要做的,就是在喀土穆的那一边,加上一些小小的筹码。
你们不是有间谍卫星吗?
喀土穆也可以有平替版本啊。
----不,不只是喀土穆,整个非洲都可以拥有平替版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陈念的纸上已经列好了一系列的技术和设备。
高精度可见光摄像机。
高精度红外摄像机。
轻量化太阳能电池模组。
高转速无刷电机及涵道风扇。
抗电磁干扰跳频通讯系统。
可快速填充替换的气囊。
自毁系统。。。。。。
一整套东西组合起来,就变成了陈念最终想要的东西。
民用气象气球。
这个产品的所有技术都是华夏已经完成了突破和试制的技术,唯一需要优化的,也就太阳能电池模组这一部分。
但在系统里,它的解析要求也不过是2个点数,消耗并不高。
换句话说,这玩意儿的特点其实很突出:
便宜,够用,量大管饱。
如果想要把它用在大国争霸中,那纯粹就是给人看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