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哥,你不明白就对了。”
张侗见刘万全在为这件事伤脑筋,顿时有些感慨。
他之前也想不通。
不过听到彭仁义是从一本书上得知了南北朝将军墓的事后,张侗也想通了。
其实彭仁义说得没错,古人喜欢用隐晦的手法描绘一件事。
弄死那头野猪,肯定不会凭空变出野猪岭。
古人记事,特别抽象。
搞不好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弄死野猪后,能从野猪身上找到线索。
而这个线索……
张侗想了想,估计线索和自己找到的那件青铜器有关。
“刘大哥,我估计那头野猪身上,应该是藏了什么像地图之类的东西,地图上标记了野猪岭的位置,这样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哦,我明白了。”
刘万全恍然大悟,但没想通多久,随后又疑惑道:“可那座将军墓不是都一千多年了吗?野猪岭既然和将军墓有关,年头肯定也不低,那头野猪总不能也活了以一千多年吧?”
“那是肯定不会的。”
张侗起初也疑惑过,古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把一个线索在野猪身上藏了一千多年。
后来,他还真有了一个猜想。
他估计那头野猪应该是保留了祖辈遗留下来的某种习性,那种习性可以使得野猪历经一代又一代,传递某个线索。
张侗在野猪的肚子里,找到的那个青铜器,估计就是野猪某种习性的产物。
他猜测,这一千多年,已经有无数头野猪将那个青铜器吞下,保存在了胃里面。
等上一头野猪死了以后,就会有下一头野猪又来将青铜器吞下。
如此往复,传承了一千多年。
当然。
其中还有许多张侗无法理解的问题。
比如,后世的野猪凭什么能辨别出青铜器,然后义无反顾地吞入肚中?
而且青铜器历经千年,为什么扛得住野猪胃酸的腐蚀?
还有一点。
古人为什么要把青铜器藏在野猪的胃里,通过这种怪诞的方式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