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昨儿王立华和李翠桃分开后,又回头找了林书媛,告诉她,李翠桃看上她弟了。
只要林书文愿意,这门婚事儿便能成。
林书媛送走王立华后,抱着一岁大的女儿坐公交汽车去继父家找林书文。
后来在回家的路上林书媛母女俩被一辆失控的自行车给撞了。
寒冬天穿的厚实,林书媛这个大人没啥事儿。但她女儿的一条腿却不幸的被自行车给压的骨折了。
孩子受了惊吓,又发起了烧。
骑自行车的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家人耍无赖不肯出医药费。林书媛手里没啥钱,她的小叔子年前刚娶了媳妇,不仅掏空了她婆家的家底,还借了不少亲戚朋友的钱票。
实在没办法,大年初三林书媛的公公婆婆出门借钱,碰了一鼻子灰不说,还惹毛了几家亲戚一起上门讨债。
林书媛的对象周华生跑去找了丈母娘宋秋月借钱给女儿看病,在他看来他女儿遭受这趟祸事,都是因为林书文这个小舅子。
要不是他媳妇着急给林书文找对象,也不会带着孩子回娘家,不回娘家,他女儿就不会被自行车给压断了腿。
再婚后的宋秋月又生了两孩子,她现在连林书文这个十月怀胎生的儿子都顾不上,更何况是赔钱货林书媛生的一个小丫头片子。
周华生被宋秋月赶出门时,碰上了回家的林书文。
见到罪魁祸首,周华生一顿怒诉,林书文领着他又找了熟人借了个遍,也没借到几块钱。
两人拿着借到的钱回了周家,又听说林书媛和弟妹扭打成了一团,混乱中把劝架的婆婆推倒在了雪地里,摔坏了腰。
林书文担心周华生和周家人对姐姐林书媛心生不满,求了以前的同学帮忙,把外甥女和周华生她妈都送进了医院。
周家人见林书文愿意收拾烂摊子,便撒手不管了。
林书媛担心林书文几日后回乡下,没人再替她和孩子撑腰,抱着女儿跪在地上哭着求林书文答应留在京市。
王立华说的忐忑小心,心里也有些虚。
两个人住院要花不少钱,林书文的同学不可能帮他出的。那周家穷的叮当响的,要是有钱也不会老两口年初三便厚着脸出门借钱。哪里来的钱?王立华猜可能是林书文找‘驴打滚’借的,不然林书文怎么突然愿意给李翠桃当上门女婿?林书媛先前又不是没求过他和李翠桃结婚,他不还是死活不愿意。
今儿林书文不仅能拿出一张大团结和布票出来给李翠桃做衣服?又大方的请自己去国营饭店吃面条。
老话说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
在王立华看来,林书文怕是十有八九惦记上李翠桃的家底,替他还从“驴打滚”借的钱。
再来像林书文这样的家庭情况,比李翠桃以往的相亲对象差的远了。好在李翠桃是招女婿,家底也厚,过个三年五载的生了孩子,便能抽身。
“翠桃,王姨家里还有事儿先回去了,你赶紧吃饭吧。”
李翠桃久久不言让王立华莫名的坐立不安,觉得自己做了亏心的事情,也害怕自己这张嘴又吐出了不利林书文的话。
“王姨,记得两日后来取衣服。”
李翠桃心里正想着林书文身边的乱七八遭的事儿,日后会不会波及到自己的生活,突然听王立华说要离开,便起身相送。
“王姨忘不了,翠桃赶紧回吧。”
王立华朝着李翠桃摆了摆手,而后快步出了院子。
李翠桃送走了王立华,隔壁的陈大妈从屋里伸出头来,好奇问:“翠桃,你是要给谁送衣服呢?”
“陈姨,今早我不是和您说找对象的事儿吗?王立华同志过来说有些谱了。”
若不出意外,过几日林书文便会搬进院子里来住。这事儿现在不说,等会儿她买布回来找吴大妈给林书文做衣服,陈大妈也会知晓,没什么好瞒的。
“真的?!翠桃,那个同志在哪儿工作?今年几岁了?家里几口人啊·····”
陈大妈激动的从屋里跑了出来,拉着李翠桃的手问个不停。又朝着隔壁的吴家喊:“春雨妈,咱们翠桃处上对象了。”
“翠桃处对象了?啥时候的事儿?”
吴大妈手里拿着针也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两只眼睛直勾勾的望着李翠桃问。
“红姨,最近我不是一直在相亲吗?上回碰上一个人还不错,刚才王立华同志过来说人家同意来我家。一会儿我去供销社买些布回来,麻烦红姨您帮忙做身衣服。”
吴大妈的针线活儿好,缝制的衣服好看,附近不少人家过来找她缝制衣服,李翠桃从小到大的衣服几乎都是吴大妈缝制的。
吴大妈笑呵呵的回说:“这有啥麻烦的,你拿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