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穿成老鸨肿么破 > 第476章 时念番外二 春归(第2页)

第476章 时念番外二 春归(第2页)

“公公就让皇上跪会儿吧。”

“他今儿不是南齐的皇上,是念姐的学生,是……是怡红院里长大的孩子。”

昌平公公愣在原地。

他跟着许克勤十年,从皇家别院到皇宫,见过太多人对皇帝阿谀奉承,也见过太多人怕他的威严。

却从未见过有人敢这样跟他说话,更没见过皇帝在谁灵前这样屈膝。

可看着许克勤挺直的脊背,看着周围百姓眼里的泪,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他默默退到院外,挥手让羽林卫把看热闹的人劝走。

“都散了吧,”

阿福也跟着转身,拐杖笃笃敲着地面,“让他们师徒俩,好好说说话。”

夜渐渐深了。

老宅的灯只留了正堂一盏,昏黄的光落在许克勤的背影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跪在灵前,面前摆着杯酒,是时念当年教他酿的青梅酒。

她说:“这酒不烈,适合想事情的时候喝。”

“老师,还记得皇家别院的石榴树吗?”

许克勤拿起酒杯,轻轻洒在地上,酒液渗进青石板,像滴进了时光里。

“那时候我总被欺负,您递给我块小面包,说如果心里还存着不甘心,就还不到放弃的时候。”

“我那时候不懂,只觉得您跟宫里的先生不一样。”

“他们教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您却教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笑了笑,眼里却有了湿意:

“您带我去怡红院的书坊,带我去民生议事区……”

第6章时念番外二:春归

“您说皇上不是坐在皇宫无所事事的,是要知道百姓冬天缺什么,夏天愁什么。”

那年他第一次在朝堂上提出“减泉州渔税”,满朝哗然,说他“偏听民间妇人之言”。

是时念在怡红院的戏台前,指着台下黑压压的渔民,对他说:

“你看,他们才是南齐的根。”

后来他完全推行“科举加民生案例”,世家联名反对,说“蓝星文化动摇国本”。

是时念把各州府中举的寒门学子名单给他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个名字旁都写着“曾用《科举民生参考》”。

“您总说,别学那些权谋,要学民心。”

许克勤的声音轻得像叹息:

“可您不知道,您教我的那些民生道理,又怎么不算是城府心计呢?”

“百姓信我,不是因为我是皇子、皇帝,是因为我记得他们的苦,就像您教我的那样。”

灵堂里静得能听见炭盆的噼啪声。

许克勤想起时念六十岁那年,他想接她回盛京养老,修座跟怡红院一样的宅子。

然而时念却笑着拒绝:“我得在泉州守着,这里有阿爹阿娘的灵位,有我的根。”

他当时不懂,直到此刻跪在灵前,看着那些自发前来吊唁的渔民、学子、伙计——

才明白她的“守”不是固执,是牵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