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太极殿。
新登基的太子胤昭,此刻却丝毫感受不到君临天下的快意。
龙椅冰冷,殿宇空旷,奏折堆积如山,几乎每一封都是坏消息。
晋王胤曦的“靖难”大军已膨胀至八万余人,如同滚雪球般壮大。
虽未直接进攻京城,却已控制了京畿北边的大片区域。
特别是占据了孟津渡口,直接切断了通往京城的主要粮道,使得京城粮价飞涨,人心浮动。
李成化和杨定国的进军依旧迟缓,与晋王军主力若即若离。
几次接触战都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反而折损了些兵马。
御史的奏折中隐晦地透出两位将领的犹豫和部下士气的不振。
更让他揪心的是北方!
北狄左贤王攻势如潮,燕云之地连连告急,幽州已是孤城一座,岌岌可危!
无数请求援兵和请求粮草的急报被顾鼎铭和陆秉钧等人压下。
胤昭却心知肚明,幽州若被攻下,北狄鞑子铁骑便能长驱直入中原。
他即便赢了晋王,但还要得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不得已,他只能采用顾鼎铭的建议:攘外必先安内。
鞑子那边,希望借助和谈,先以财帛满足鞑子的虎狼贪欲,甚至不惜割让土地来换取鞑子的停战。
等收拾完对他皇位威胁最大的晋王之后,再组织大军对付鞑子。
同样是面对十万鞑子铁骑,朔州那边却比燕云那边好很多。
虽然赵暮云死了,但他手下的兵马目前还能将边关守住!
可惜,大胤边关要是多几个像赵暮云这样的良将,还怎么会让他如此头疼?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胤昭将又一封来自前线的求援奏折狠狠摔在地上。
他脸色铁青,眼中布满了血丝和狂躁:
“李成化、杨定国拥有精锐数万,为何还不能击破晋王叛军?”
“北狄蛮夷又如何能如此猖獗?”
曹淳风、顾鼎铭、陆秉均、崔开济侍立在下,交换了一个眼神。
曹淳风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息怒。李、杨二人或恐是畏敌不前,亦或是…心存观望。”
他刻意顿了顿,留下想象空间,“当务之急,是需派一得力心腹之人,前往监军,督促进战,并…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