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专注于打磨好法律服务,用实实在在的案例和效果来证明自己,而不是过早地追求资本市场的泡沫光环。”
“。”
李建国等人对视一眼,纷纷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复杂情绪。
居然有毛头小子能拒绝上市的诱惑?
这还是新人创业者吗?
他真的只有十八岁?
周明远这一番话,表明自己不想被资本过早绑架,而是要坚守主业。
反而给人一种沉稳靠谱的鲜明印象。
“至于您说的那些金融支持。”
周明远看向钱卫东,笑了笑。
“如果我们采用我刚才提出的项目制合作模式,那么每一项服务都有清晰的边界和可量化的成果,这正好与财政钱局长的绩效评估要求完美契合。”
“我们可以共同设计一套与项目成效挂钩的服务费用计算方式,比如锚定签约率、纠纷化解率、信访下降率”
“这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或者说贷款利用率一目了然,我们明理也愿意接受市场的检验,真正做到按效果付费。”
周明远这一套绩效优先的想法,完全说到了钱卫东的心坎里。
钱卫东忍不住点了点头:“周总这个思路不错。”
“符合现代财政管理的要求,把钱和事紧密结合,值得探讨。”
原本一边倒的局面,好像在周明远一番有理有据,有守有攻的陈述下,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不仅没被胡萝卜加大棒所压倒,反而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重新定义了游戏规则。
他没有直白的不给面子拒绝合作,竟然在短短几分钟内提出了一个更规范,风险更可控,同时也更能展现专业价值的合作模式。
真的有人临场反应这么快?
这小子有点夸张啊
李建国终于放下了茶杯,发出了今晚最长的一段评价。
“小周。”
他顺了顺胡子,眼睛里有欣赏,还有考量。
“你确实很优秀。”
“头脑清楚,逻辑清晰,既懂业务,也讲政治,更难得的是,知道底线在哪里。”
他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夸奖。
可看他的表情,又像是在巧妙点明周明远刚才所有发言的实质。
说白了就是四个字。
划清底线。
“做企业,尤其是做法律服务这种敏感行业,有原则有底线是好事,但是”
“这些不能成为畏难不前的借口啊。”
“再怎么说,发展都是硬道理,我们东湖高新区的发展,的确需要更加敢于担当,更加能够攻坚克难的企业。”
他目光如炬,看向周明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