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流淌着金银的经济命脉一旦萎缩,他们的滚滚财源与借此获得的政治影响力便将随之枯竭。
因此,他们或明或暗,同样也必是迁都的坚定反对者。
而对于出身北地、或在北方拥有势力的官员,以及渴望在新朝建立功业、打破旧有格局的进取之士而言,迁都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都城北移,政治重心随之转移,他们熟悉北方事务、或在北方拥有根基的优势将得以凸显。
更深一层,这亦是故土与新域的争夺。
人心向来就是如此。
当外部的威胁不存在之后,朝堂内部的争斗便会自然而然的开始。
一时间,垂拱殿内,嘈杂之音不断。
顾易同样也在默默看着这一幕。
他当然是明白这些人的心思,但同样也十分清楚迁都之举是势在必行的。
至于有人提出的迁都去河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顾易原本并不懂地势能够带来的各种变化,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成长下来,他也能看出些许状况。
河北之地,既无扼守北疆、贯通南北的战略价值,同样不利于漕运。
这显然是和当今的九州背道而驰。
有人想要借顾氏之名谋求自己的利益,他当然不可能这样做。
换句话来说——
当今的顾氏,还需要一个王朝的都城来增大自己的利益嘛?
此事就是百害而无一利!
但要说真正迁都到哪里,此时的他同样也是有些犹豫。
其实顾易最为想的其实是应天府,也就是如今的南京。
至于其中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那就是定都应天府附和如今大宋的种种趋势。
无论是漕运也好,亦或是拓海也罢。
江南之地都有着自己的优点。
当然,这其中也是有着风险,但万事又怎么可能能够百利而无一害呢?
在一国之都面前。
这种事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此顾易也并没有想去直接干涉的想法,如今大宋的这些人能力并不差,虽然四方皆是在争,但只要有着顾霖,这些人显然是不可能做出什么错误的选择。
而且相比于这些人而言,顾易可不觉着自己如今已经成长到了超过他们的地步。
这种事,还不值得他来干涉!。
(Ps:月末了,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