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目前的局势,就算他再怎么限制也不可能影响到玉米的流出了。
相反,将此主动解除限制,却是能够更加引出更多的百姓迁往燕云之地。
顾瑾不可能进行强行迁徙。
大宋当前各地之间的联系极深,尤其是工坊区的存在更是让百姓与当地的感情愈发深厚,强行迁徙所带来的种种问题都不是轻易可以磨合的。
顾瑾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引导百姓。
而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随着消息逐渐传开之时,各地之间皆是有着不少的百姓赶赴到了燕云之地之中。
而对于这些人,顾瑾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将可耕种的土地分给了他们。
并且依靠着燕云的地域特色,将其规划到大宋当前愈发成熟的交易体系之中,让其进行良性循环。
当然,这其中自是免不了御史台的参与。
顾瑾甚至是将部分官员任免权都交给了御史台。
纵使他也知道御史台的权利确实已经太大了,但这一点也终将在所难免。
赵德昭确实不堪大任!
而他自己的年龄确实已经太大了。
御史台是唯一一个能够帮他分担压力的存在,也唯有这样做才能让各项政策在大宋畅通无阻。
顾瑾也只能避免御史台出错,尽可能的让整个御史台都在顾氏的掌控之下。
——这是唯一能够让他安心之所在。
时光荏苒。
统元十三年,五月。
赵光义薨于开封。
这个赵宋最顶尖的宗室在一片安详之中逝世。
他完成了自己的志向。
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燕云重归到了大宋的怀抱。
这与原本历史之中的他完全不同。
虽然没有坐上那个位置,但却也免除掉了太多太多的争议。
最起码,如今的他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在后世的青史之中,同样也不会留下那么多的争议了。
而这对于大宋而言,们同样也仿佛是一个信号。
一个时代似乎正在随着时间而渐渐逝去。
顾瑾对此也是颇为的伤心。
倒也并不是因为别的。
只是因为,于顾瑾同一时代之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其实对于赵光义,顾瑾一向都没有什么防备。
从始至终他都未将此人当做自己的对手,更别说这赵光义后来还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帮助过顾瑾。
纵使昔年有着再怎么样的摩擦,都早已在岁月之中被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