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皇帝“免礼”的手势后,蔡坚不敢再妄动,只是将身子躬得更低,以无比恭顺的语气回应道:“陛下天恩浩荡,体恤下臣,小臣感激涕零,铭感五内!大夏新制,煌煌如日,小臣定当谨记圣训,永世不忘!”
。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天朝新规的绝对遵从。
秦思源微微颔首,对于琉球使者的恭顺态度颇为满意。
他目光平和地望向蔡坚,继续以那带着威严却又令人如沐春风的语调说道:“琉球国虽远在海外,然世代奉华夏正朔,秉持汉家衣冠,中山王(指琉球国王)恭顺有加,朕心甚慰”。
“你们的心意,朕已深知。大夏既承天命,自当抚驭万邦,对于恭敬之藩属,亦必以诚相待,加以庇护”。
这简短的几句话,如同定心丸,让蔡坚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喜悦和激动。
他知道,琉球国未来的安危与荣辱,已然得到了这位新天子的承诺!
激动之下,蔡坚再次起身,这次记得只行鞠躬深礼,声音因情绪波动而略显颤抖,却更加恳切地陈述道:“陛下圣明!陛下所言,字字珠玑,实乃天朝上国对下邦拳拳爱护之心!”。
“陛下容禀,我琉球国,僻处东南溟海之中,自先王察度受大明太祖高皇帝册封,赐闽人三十六姓,始通中华,兴教化,定礼乐,方有今日文明之象!”。
他微微抬头,眼中闪烁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中原王朝的无限尊崇,言辞愈发流畅而充满感情:“其后,武宁、尚巴志、尚真……历代国王,无不恪守臣节,按时朝贡,谨守藩礼,未曾有丝毫怠慢!”。
“大明世宗肃皇帝时,倭寇猖獗,侵我疆土,亦是仰赖天朝威仪与援手,方能保全国祚!”。
“琉球上下,深知若无华夏,便无琉球之存续!陛下今日肯纳我琉球为藩属,实乃救我琉球于水火,续我琉球之国脉!”。
“此恩此德,山高海深,琉球举国上下,永世不忘,必当世世代代,永为大夏皇帝陛下之忠顺臣仆,屏藩东海,绝无贰心!”。
这一番话,情真意切,引据详实,将琉球与中原王朝数百年的渊源、所受的恩惠以及绝对的忠诚,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不仅是在表忠心,更是在向大夏皇帝和重臣们强调琉球在宗藩体系中的“老资格”与“一贯恭顺”,以期获得更多的重视与优待。
当然,这些都是恭维话,实在是大夏海军已经在日本还附近游弋,那遮天蔽日的船帆把他们吓的,嗯,大部分应该是这样。
端坐一旁的文信侯苏明哲,此时也面带温和笑意,适时地开口,他的声音醇厚而富有感染力,代表了帝国文官体系的态度:“蔡使者所言,情通理顺,令人动容。琉球素称守礼之邦,慕华之风尤甚”。
“陛下开创大夏,德被苍生,泽及鸟兽,对于琉球这般恭顺知礼的藩属,自当格外优容,永结盟好”。
“《书》云:‘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我大夏亦当以惇信明义之道,待琉球以诚,使其能永享太平,共沐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