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一名西军小校竭力呼喊起来:“城头的好汉们能否宽限一点时间,让我等商议一番,待会儿必有答复!”
得到方腊的准许后,太平军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陷在城内的官军经过一番争吵之后,不少人都有投降的意图。
“劳烦通秉一声,就说我等愿降!”
城头上的太平军并不意外。
城门封堵之后,这数千人马已成瓮中之鳖,太平军随时可以将他们一举歼灭。
现在,连夜投降也是题中之义。
“好,方公有令,弃暗投明之人即刻由翁城内高墙入城,不可携带武器,违令者杀无赦!”
形势比人强,偶有几个意图顽抗之辈,他们带着武器试图以命换命,可却很快死在了太平军的刀枪之下,然而,绝大多数官军还是真心投降。
命是自己的,没道理要丢在这里!
就这样,六千兵马除了死伤惨重的一千人,其余五千人全都降了太平军!
一道城墙隔绝内外,刘延庆是在半个时辰之后才猜到城内的人马降了。
毕竟,城内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厮杀的动静,想来是他们挨不住降了太平军!
六千人马又没了!
算上白日间的万余人马,西军折损了一万六千人!
要知道,此番刘延庆与杨惟忠等人加起来也不过带来了八万兵马。
如今,一战就没了二成!
该死的!
这扬州城还怎么破?
一时间,刘延庆心如刀割,“鸣金收兵吧!”
“叮叮叮!”
清脆的鸣金声响起,前方的西军潮水般退去。
西军的大营尚在三里开外,他们还要步行一段时间才能回营休整。
白天的时候,旌旗如云,军卒士气高昂,他们认为扬州不堪一击,必可一战而下。
可现在,经过一天的鏖战,西军上下全都意识到了太平军的可怕之处。
听说方腊也在城中!城内的贼军数量在三万左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样的太平军简直无懈可击!
一时之间,西军上下弥漫着一股悲观之气,甚至有人对夺城不报希望。
三里开外,就在刘延庆的中军大营后头,煕河军杨惟忠统领的辎重营已然安置妥当。
为了保证安全,从扬州上游运来的漕粮未走水面,走的是路上官道。
毕竟,如今江南水道以太平军水师为尊,官军少有的几个艘船只尚且不能自保,自然承担不起守护粮道辎重的重任!
没了便捷的水运,粮秣运送起来麻烦了数倍。
在辎重营后头,还有秦凤军马公直的三千兵马。
为了供应此处的八万大军,辎重营征伐了数万民夫,数千辆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