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 第9章 从黄脸婆到气血美人我是如何做到的(第3页)

第9章 从黄脸婆到气血美人我是如何做到的(第3页)

-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气海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散寒除湿的功效。艾灸气海穴,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艾灸方法同关元穴。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艾灸足三里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每周艾灸3

-

4次,每次15

-

20分钟,对改善气血不足很有帮助。

2。

按摩:简单的穴位按摩也能促进气血运行,随时随地都能做。

-

按摩头部: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用手指从前额向后脑勺梳理头发,力度适中,反复梳100次左右。这样能刺激头部的穴位,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脑部气血供应,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还能预防脱发。

-

按摩腹部:仰卧,放松身体,双手交叠放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按摩时要注意力度,由轻到重,每次按摩10

-

15分钟。按摩腹部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从而促进气血生成。

-

按摩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15

-

20分钟后,用拇指指腹按摩涌泉穴,每次按摩5

-

10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按摩涌泉穴能滋阴补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促进全身气血循环。

3。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气血不足讲究辨证论治,不同体质和症状需要用不同的方剂。

-

八珍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是气血双补的经典方剂。适用于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等气血两虚症状。一般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剂量和疗程。

-

归脾汤:包含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主要功效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对于心脾气血两虚证,表现为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同样,要遵医嘱服用。

-

十全大补汤: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了黄芪和肉桂,补气血的作用更强,还能温阳。适用于气血两虚且偏阳虚的人群,症见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等。服用时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

中医调理虽然效果好,但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中药调理,避免自行用药带来不良后果。

五、运动锻炼,为气血“加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