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奶奶不是扫兴的人,哪怕她原计划早上是吃稀饭,配稀饭的泡菜、咸鸭蛋都切好了。
但既然孙女想吃醪糟鸡蛋,那稀饭就留着晚上吃。
中午今儿个有大菜——孙女昨天拎回来一条大草鱼,鱼段腌着回头炸酥鱼,鱼头鱼尾中午炖豆腐。
谢姎用自制的醪糟煮了一锅醪糟鸡蛋,鸡蛋磕了四个。
祖孙俩一人两个鸡蛋,还剥了几个干桂圆、洗了几个干红枣、抓了一小撮枸杞放进去一块儿煮。
其实不放糖就很甜,但谢姎还是掰了一小块板砖红糖。
谢奶奶还是头一次吃到配料这么丰富的醪糟蛋,喝了一口甜滋滋的糖水,满足地喟叹:
“真甜哪!咱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搁以前,这红糖醪糟蛋只有坐月子的时候才有幸吃上一回,还没这么多料呢。”
谢姎点点头:“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的。”
吃饱喝足,小石头醒了。
祖孙俩一个泡奶粉、一个换尿布。
待小家伙也吃饱喝足,谢姎留在炕上陪他玩,谢奶奶去厨房炒花生、瓜子、大核桃。
花生是谢姎单位发的年货,大核桃是王玉梅找她换柚子拿来的,瓜子是谢姎在黑市买到的葵花籽。
炒完这些,还要炸撒子、炸糖糕、炸肉圆、炸酥鱼,炸一切能炸的吃食。
老太太今天任务好几项呢。
但她干劲十足,根本不让孙女插手,只让她安心待在堂屋照看小孙子。
老太太这半年跟着谢姎吃得营养全面,除了每天早上或晚上泡一杯奶粉,隔三岔五还被谢姎拿冒充银耳、党参炖的燕窝、参须滋补着,身体调理得不说多么强健,但应付日常完全不在话下。
见她兴致如此高昂,谢姎便由她去了。
她逗着小堂弟满炕爬了几圈,小家伙爬累了,小屁股一噘,趴毛毯上睡起了晌午觉。
天井里响起鞭炮声时,郑苗苗拿着她家分到的喜糖一脸纳闷地来给谢姎看:“3颗,按理不是应该喜事成双吗?”
“3”这个数字,在她前世的时候,有“散”的意思,探望病人包红包才带3字,寓意疾病退散、早日康复。
但结婚喜糖分3颗……
谢姎给她看了眼自家分到的喜糖:2颗。
郑苗苗更纳闷了:“我以为是按人头分的,可是按人头的话,你家也该分3颗啊。”
谢姎笑了笑:“我弟还小呢,吃不了糖。”
“……”
还能这样?
郑苗苗摇摇头:“牛婶子以前可不是这么小气的人,看来给儿子娶媳妇是真花钱啊。”
她对王家分喜糖的做法十分不理解,但表示尊重。
剥了一颗话梅糖放入嘴里,砸吧了一下:“酸不溜丢还挺开胃。”
这算是三颗里最贵的了,其余两颗都是最便宜的果味硬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