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可!”李肃急得满脸通红,“您是全军的主心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他们要的是锁灵玉,不是我的命。”杨辰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有办法带着孩子回来。你记住,午时三刻,若我没下山,就放信号弹,按第二套方案行动——烧他们的粮仓,断他们的后路。”
李肃还想说什么,却被杨辰的眼神止住。那眼神里没有犹豫,只有一种沉静的坚定,像是青州滩涂的稻子,明知要迎着海风生长,却把根扎得稳稳的。
沈清辞跟着他走进帐内,银辉在暗格里翻找着材料:“你打算怎么做?铁罗刹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不会轻易信你。”
“我要让他信。”杨辰看着她用冰晶塑形,“他不是想要灵泉吗?我告诉他,灵泉的水,我带来了。”他从案头拿起个小瓷瓶,里面装着半瓶清澈的水——那是他昨夜让亲兵从后山取的灵泉水,“孩子我要带走,灵泉水可以给他,但他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解散黑风寨,让他的人去青州种稻。”杨辰的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铁罗刹虽坏,却疼儿子。青州的稻子能改良土壤,说不定真能治好他儿子的病——农师说,那病与水土有关。”
沈清辞的银辉顿了顿,随即轻轻晃了晃,像是在笑:“你这是……连恶人都想拉一把?”
“能救二十个孩子,又能让三百个亡命之徒回头,划算。”杨辰看着假玉渐渐成型,冰晶在阳光下泛着和锁灵玉相似的光泽,“再说,谁生来就是恶人呢?”
午时将至,黑风寨山下的栈道入口,铁罗刹的人已在等候。他们个个面露凶光,腰间别着弯刀,看着杨辰独自背着装“锁灵玉”的木盒走来,眼神里满是贪婪。
“玉带来了?”为首的大汉粗声问,手按在刀柄上。
杨辰拍了拍木盒:“孩子呢?我要先见他们。”
栈道尽头的山洞里,二十个孩子挤在一起,有的在哭,有的紧紧抱着膝盖,那个瞎眼的小姑娘正用小手摸着岩壁,嘴里小声数着“一颗、两颗”——她在数石头,想让自己不害怕。
当杨辰的声音传来时,她猛地抬起头:“是……是杨哥哥的声音?”
杨辰的心像被什么揪了一下,他对着山洞里的孩子笑了笑,声音放柔:“别怕,我来接你们回家,去青州看稻子。”
铁罗刹果然在寨子里等着,他身材魁梧,脸上有道从眼角到下巴的刀疤,见杨辰进来,拍着桌子大笑:“杨统领果然有种!把玉交出来,我放你们一条生路!”
杨辰打开木盒,假玉在火把的映照下泛着幽光。铁罗刹的眼睛都直了,伸手就要去抢。
“等等。”杨辰按住木盒,“我有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个?”
铁罗刹一愣,随即狞笑:“少耍花样!先说坏的!”
“坏消息是,这玉是假的。”杨辰的话音刚落,寨子里的刀斧手立刻围了上来。
“你找死!”铁罗刹怒吼着拔刀。
“好消息是,”杨辰没动,从怀里掏出那个小瓷瓶,“我带了灵泉水,比锁灵玉有用。还有,青州的稻田缺人手,去那里种稻子,管饭,能治病,比在这山寨里打家劫舍强。”
铁罗刹的刀停在半空,盯着他手里的瓷瓶,又看了看帐外——他的儿子正在里屋咳嗽,每一声都像刀子割在他心上。
山洞里的孩子们突然齐声喊:“杨哥哥说,稻子熟了,能做白米饭!”“还有学堂,能读书!”
铁罗刹的刀哐当落地。他盯着杨辰看了许久,突然挥了挥手:“把孩子送出去。”
“爹!”他的手下急了,“咱们……”
“闭嘴!”铁罗刹吼道,却没再看杨辰,只是望着里屋的方向,“我去青州。但要是灵泉水没用,我拆了你那破稻田!”
杨辰笑了,把瓷瓶递给他:“一言为定。”
下山的路上,瞎眼的小姑娘牵着杨辰的衣角,小声问:“杨哥哥,青州的稻子,真的会发光吗?”
“会的。”杨辰望着远处的太阳,把她的手牵得更紧了些,“像星星一样,亮堂堂的。”
归墟剑在鞘中轻鸣,像是在应和这个约定。而西境的风里,似乎已带着青州稻穗的清香,和孩子们清脆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