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事发突然,高邮军瞬间击杀了当前之敌,而李源在眨眼间便将宝应通判擒拿。
随后,越来越多的高邮军进入城中,彻底掌控了此处城门。
通判王立瞪着大眼,满脸怒色:“李源,你这是何意?”
“王通判难道还看不明白吗?这宝应城我要了!”
“你到底是谁?”
“我是李源,货真价实的李源,只不过,我不再是赵宋之臣,而是太平军方公帐下一将!”
王立披散着头发,几乎带着哭腔质问道:“李源,朝廷待你何其厚也!你竟也反了?”
李源唤过一名军卒,示意其好生看管王立,嘴里道:“良禽择木而栖,王通判,你可知道童贯童相公又败了?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两万,一万去了涟水,一万退往六合!我若不降,外无援兵,内无粮秣的高邮军又能坚持多久?”
王立刚刚得知童贯第二次落败的消息,一时间难以接受:“李源,你又在诈我,对不对?童相公手握强军,又有刘延庆相助,十万西军所向披靡,便是面对辽国、西夏都绰绰有余,怎么会败?而且是败在方腊之手?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李源冷冷一笑,不再解释:“来人呐,堵住他的嘴,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跟他讲话,其余人,速速入城,夺取要地!”
“得令!”
宝应本是楚州重镇,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
城内本有两千守军,城墙厚实高大,若是攻打起来,只怕要耗费不少气力。
不过,眼下高邮军使诈赚城,取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此时,方腊一行刚刚抵达高邮。
“李源呢?”
陈泰急忙将李源意图计赚宝应的经过和盘托出。
饶是方腊见多识广,一时间也不由得大为诧异,“李源好胆色,若是为我取了宝应,一定重重有赏!”
方腊十分兴奋,为了一举打通南北要道,与邓元觉挥师,他早已派人知会了林冲,要求其领军北上楚州,伺机夺取五佑场!
五佑场是盐城在南方的门户,只要门户不失,盐城便稳如泰山!
反之,一旦五佑场失守,盐城孤城难受!
现在就看李源能否大功告成了!
当越来越多的高邮军进入宝应之际,为数不多的守军再也不敢抵抗,他们摸不清高邮军的实力,对太平军更是畏之如虎!
于是,成百上千名军卒不听号令,不战而退,任凭各路军将吼破嗓子也无济于事!
宝应完了!
大事去矣!
宝应知州闻讯之后挥刀自刎!
知州一死,城内三三两两的抵抗很快便被李源带兵剿灭。
关键时刻,城内官军试图焚火粮秣,幸好,高邮军早有准备。
一番厮杀之后,彻底护住了粮秣。
宝应屯有十万漕粮,只等着开春冰化之后便运入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