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声东击西夺泰州
如今方腊的地盘每天都在变化,两浙路平江(苏州)、镇江、杭州、越州、湖州、婺州、常州、衢州、秀州、睦州都已归太平军所有,而江南东路中的江宁府、歙州两地也已经成了太平军的地盘。
上述地区有人口千万,占整个大宋的十二分之一,每年可以为朝廷上缴500万贯的税赋,以及400万贯的苛捐杂税,这甚至占到大宋收入的两成!
眼下,方腊虽然在扬州忙于战事,可江宁等地的商贸来往却恢复的很快。
尤其是海盐、蔗糖、烈酒以及皂角这四大商品,风靡各地。
甚至有北地客商以数倍的高价购买,转而卖到汴京去。
睦州作为太平军的起家之地,这里家家户户都有青壮参军入伍,而其余州府由于施行分田到户、免除苛捐杂税的政策,也吸引了不少青壮投军。
不过,听闻朝廷抽调十万精锐南下平乱,不少百姓还是心中忐忑,他们不知道成军不过数月的太平军能否的敌得过百战精兵。
若是胜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是败了,只怕朝廷一定会秋后算账。
因此,在这样的顾虑下,绝大多数百姓还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直到前几日,太平军击败童贯,强占江宁府,又以扬州为屏障,击杀数万西军的消息传来,百姓们方才将信将疑。
如果连西军都不是对手,说不定太平军真能成事!
于是乎,报名遴选的青壮多了数倍。
这些青壮一旦成功入选,会在当地参加七日的训练,然后便开拨江宁、杭州轮换前一批戍卒。
轮换下的戍卒也有任务,他们需要经水路过江水,划归林冲帐下。
就在朝廷抽调兵马增援扬州之时,林冲帐下兵马很快增加到了两万人。
有了这么多兵马,林冲并未袭击官军大营,而是在瓜州渡口过江,一举拿下真州境内的宣化、长芦两镇,等到童贯得到消息的时候,林冲兵锋直指六合!
六合一向是西军运转粮秣的中转站,如果这里告破,后续西军很快就要陷入缺粮的窘境。
又惊又怒之下,折可存奉命回援。
谁曾想,刚刚抵达六合城外,却发现附近根本没有贼人的身影。
询问守军之后才知道,原来太平军强攻了一个时辰,未曾得手之后便抽身而退,不知去了哪里。
贼人去了哪里?
折可存不敢轻举妄动,他接到的军令是协守六合,那么在新的军令抵达之前,他便只能留在六合!
正月将至,夜色寒冷,天空中飘落着凄凉的冰雨,阵阵寒风刮过,令人遍体生寒。
在澎湃汹涌的江水掩护下,江面上一艘艘载满军士的船只正趁着夜色顺流而下。
为了遮掩生息,人衔枚,马勒口,就连一丝灯火也不曾有。
夜间行船,靠的就是船夫对水情的熟悉。
林冲站在船舷上,任凭风吹雨打,始终不动分毫。
此番南下,林冲做足了功夫,先是派出数千兵马往六合城走了一遭,接着便趁夜行船。
作为领军在外的统兵大将,林冲并没有直接进入扬州的打算,他准备南下泰州,再为太平军攻占一块江北之地!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天色将亮之时,战船靠岸,一名名太平军次第登陆。
到了这时,太平军反而明火执仗地打起了火把,举起了将旗,只见旗上写的是秦凤军的字样,而将士们全都是一副宋军的装扮。
“步卒由南门入城,进城后打开水门,放水军沿运河入城!”
“得令!”
淮南东路虽然失陷了海州、扬州,可有西军的十万大军坐镇,其余州府并未太过紧张。
只不过,一路行军的途中,还是遇到不少早起谋生的穷苦百姓。
对此,林冲自然不会横生事端,反正他们身上穿得是宋军的衣物,就算百姓看到了,也只会认为是朝廷的官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