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反对的人还想争辩,却被旁边同僚拉住。
最终,我的三条建议被列为紧急预案:分区抗旱、灰穗谷试种、民间协济调度。
命令起草完毕,王大人亲自盖印。我看着第一份“灰穗谷试种令”被封好,递给传令兵。
“你留下。”他对我点点头,“接下来要拟第二批指令,需要你在旁协助。”
我应下,在案前坐下。书吏递来纸笔,我开始列种子发放名单。优先给靠近灾区又有荒地的村落,每户限领三斤,登记造册。
窗外天色渐暗,更鼓响起。
我摸了摸袖中的终端,屏幕亮起:
【任务【投身国难·初策献言】已完成
奖励:抗旱药剂x5,能量值+300】
我合上终端,没说话。
王大人走过来,把一份新文书放我面前,“明日要向户部汇报协济点设置细则,你来主述。”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个女人,站在一群官员面前讲政令,前所未有。
但我没退缩。
“我可以。”我说。
他看了我一会儿,点头,“你有这个资格。”
夜深了,其他人陆续离开。我还在核对路线图。七条主道中,有两条通往重旱区。沿途驿站必须全部启用,每日上报粮价和路况。
笔尖划过纸面,突然停下。
李商人的联络方式我还记得。他认识的行脚商遍布南北。如果能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运力能翻倍。
我提笔写下一条补充建议:招募民间商队参与运输,凭单结算运费,官府担保付款。
王大人看完,当场批了“准”。
“你想到的,比我们多。”他说。
我没有答话。只是把这张纸夹进文件里。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差役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镇东查实。”他禀报,“三十车粮,全是外地字号。货主是赵家商号,已在城外设仓囤积,尚未入市。”
屋里气氛一下子绷紧。
王大人问:“数量多少?”
“约一万两千石。”
我猛地抬头。这么多粮,够三万人吃一个月。偏偏这个时候压着不卖,显然是想等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