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大门口的时候,知青们还商量着,不能多待,担心影响孙嘉璐休息,可见了面,却又怎么都舍不得走了。
谁都知道,这或许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知青当中年纪大的,已经四十多岁了,最小的也三十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能抽出时间回来一趟,本身就非常不容易。
好几个人见面以后,今天就要往回赶,能再多和给予了他们最大帮助的老师多说说话,这是他们能做的最后一点事。
一直待了两个多小时,眼见孙嘉璐没了精神,就连说话都变得有些凌乱,宋长英这才招呼着大家离开。
吴月华一直送到大门口,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人才忍不住落泪,好几个女知青更是哭得不能自已。
“吴老师,还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您告诉我们,我们一定……”
吴月华摆了摆手,抬手帮着宋长英擦去眼泪。
“你们能来,这已经是给孙老师最大的安慰了,能再见上一面,我想他一定非常高兴,再也没什么遗憾了。”
说着,仔细端详着每一个知青的脸,或许,这也是她和这些曾经的学生最后一次见面了。
“如果一定要为我和孙老师做点儿什么的话,以后好好生活,努力工作,这样……也就不枉费当年,我们一起学习的那段日子了。”
送走了这些知青,吴月华回到屋里,孙嘉璐此刻又陷入了昏迷,她没再像之前那么惊慌,这些日子也已经习惯了,上了炕,坐在孙嘉璐的身侧,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宋长英等人离开了养殖场以后,就被宋晓雨带到了家里,靳小琪和苏红红昨天就回来了。
众人见面,又是一阵寒暄。
张超英等人本来还想去知青点看看,却被告知,他们曾经住过的大院子,那里如今已经变成了李姓的祠堂。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从77年开始,知青们陆陆续续地考上大学离开,走得最早的一批,到现在已经13年了。
“当年唱着歌来,流着眼泪走,没想到还有再回来的一天。”
“我倒是一直想回来,可根本抽不出时间,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傻乎乎的来,还以为真的要战天斗地,一辈子扎根农村,结果,一场秋收下来,我就后悔了。”
众人说起了当年的事,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又唏嘘不已,最后说着说着,话题便转移到了宋晓雨的身上。
“现在看来,过得最幸福的就是晓雨了!”
宋长英拉着宋晓雨的手,这些年她一直和宋晓雨有联系,自然也知道宋晓雨这些年的经历。
家庭幸福美满,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成功的。
尤其是……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天明依旧和当年承诺的那样,真的做到了一如既往的对宋晓雨好。
“就是啊!小宋现在可是大老板的夫人了!”
李天明的名字,或者照片,偶尔会出现在报纸上,所有的知青都知道,李天明这些年的成就。
“对了,天明呢?他怎么不在家?”
“天明去海城给孙老师取药了。”
孙嘉璐的病,现在也只能靠药物维持,治疗是别想了,能做的也只有缓解病痛。
刚说完,宋晓雨就听到了外面汽车发动机的声响。
“回来了!”
没一会儿,李天明就走了进来,看到家里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人,他也不由得一怔。
来村里插队的知青,他熟悉的不多,也就是宋长英等少数几个来得时间长的。
“天明,还记得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