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同志,工业园区虽然落户在沛县,但是,除了就业机会,园区创造的价值,当地的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这一点,你不否认吧?”
就业机会难道还不够吗?
工业园区建成之前,当地老百姓靠什么生活?
耕田种地,做小生意,另外县城里还有几个小型企业。
现在呢?
超过两万个就业岗位,每个月稳定的收入。
就算没在园区上班,在周围开个小饭馆,理发店,洗澡堂……
单单园区内的工人带动的消费,就直接刺激了沛县的经济增长。
现在郑光明竟然说,当地老百姓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
这不是典型的贪心不足嘛!
李天明倒是可以理解对方的心情,年轻气盛,急于做出成绩,希望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但也不能这么整的吧?
想要把园区的利润全部注入当地的经济建设基金,还要接受县财政的监管,并且以后每一笔支出和收益,都要被监督。
借鸡生蛋,然后再用蛋孵小鸡,周而复始,用园区创造的价值,全数反哺地方。
亏他想得出来。
李天明很想直接起身离开,回去就组织园区的搬迁工作。
但是,他现在毕竟不是当年那个做事不顾一切,绝不委曲求全的年纪了。
既然对方的态度已经软化,也不是不能好好聊聊。
郑光明的目的,李天明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郑书记,这种偷换概念的话术,完全没有必要,你作为沛县的县委书记,要为沛县的经济发展负责,这一点,我能理解,并且也愿意提供帮助和支持,但是,在此之前,我希望能看到一个完善的,值得讨论研究的计划,想要发展经济,计划是什么?方向是什么?然后,我们再讨论是否可行。”
李天明又递过来一个台阶,郑光明虽然年轻气盛,但也并非不知好歹。
只是自己憋了这么久的大招,被李天明一个电炮就给轰了回来,让郑光明多多少少有点儿不甘心。
可势必人强,他这个县委书记,还真的拿体量这个庞大的工业园区没有太好的办法。
“可以!”
“这就完事了?”
上了车,天会还觉得不可思议,在他眼里,那么强势的县委书记郑光明,居然在李天明的手下都没撑过一个回合,连他的那个计划都没说完。
“早着呢,不给点儿好处,姓郑的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那怎么办?”
天会没经历过这种事,完全没了主意。
“回去以后,召集园区内的中层领导,研究讨论成立帮扶基金的事!”
“帮扶基金?哥,你还真打算给当地投钱啊?”
李天明叹了口气:“郑光明有句话其实并没说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不过不是他那么蛮干,成立一个帮扶基金,对沛县经济落后的村镇施行定点儿帮扶,让他们提计划,双方共同研究可行性,值得投资的项目,咱们出钱,所有的利润全部注入帮扶基金,用于后续的投资。”
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既能发展当地的经济,又不会给工业园区造成太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