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的儿子焦急地说道,“咳嗽咯血己有半年了,看过许多的医生,吃了无数副药,却始终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了。”
中年男子抢先一步,伸手搭上老汉的手腕,眯着眼装模作样地把脉。
片刻之后,他松开了手,把折扇重重地拍在掌心:“这是肺痨之症,只需用百部、白芨、沙参等药材润肺止咳、滋阴降火,连服十剂,定能药到病除!”
围观的百姓中有人点头,显然觉得这药方听起来颇为专业。
林夏却不慌不忙,她上前仔细的观察老汉的面色、舌苔,又认真的把脉。
她的指尖微微的颤动,静心功运转之下,老汉体内气血的细微变化,如同画卷一般在她脑海中展开。
?如!文¨网¨无-错内!容·
“这位老伯的病,并非单纯的肺痨。”
林夏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他除了咳嗽咯血,还伴有畏寒肢冷、食欲不振之症。
观其舌苔,白腻而厚;把脉时,脉象沉细而滑。
此乃脾肾阳虚,痰湿内蕴,阻滞肺络所致。
若仅用滋阴润肺之药,非但无效,反而会加重体内的寒湿。
应以附子、干姜温补肾阳,茯苓、白术健脾祛湿,再佐以少量止血止咳之品,标本兼治。”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
中年男子涨红了脸,大声反驳:“一派胡言!
分明就是肺痨,你这是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对着众人一拱手:“在下曾是中医学院的教授,方才听林医生所言,确是有道理。
这病症复杂,需仔细辨证,绝非表面所见那么简单。”
有了老者的证言,围观百姓纷纷的点头,对林夏的话多了几分信服。
接下来,又有几位患者上前。
其中一位妇人常年腹痛,发
作时冷汗淋漓;还有个孩童,高热不退,却浑身发冷。
每一次,中年男子都急着抢先诊断,开出的药方却总是流于表面。
而林夏则静下心来,运用静心功,结合望、闻、问、切,准确地判断出病因,并给出了周全的治疗方案。
随着比试的进行,胜负渐渐分明。
围观百姓的目光从一开始的怀疑,逐渐变成了钦佩。
中年男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手中的折扇也不再摇晃,而是紧紧攥在手中。
最后一位患者是在个青年男子,他身形消瘦,精神萎靡,自述浑身乏力,腰膝酸软,且伴有遗精之症。
中年男子这次谨慎了许多,把脉许久,才犹犹豫豫地说:“这是肾虚之症,需用补肾固精之药,如熟地、山茱萸、枸杞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