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容易配备,人员也容易组建,但新单位总得有点新气象吧?至少从指挥层面到作战层面,明白自己该干什么。”
“罗主任都说过,现在的军官,没几个真的会打仗了。”
“包括咱们七旅也一样,每次演习失败,吃了败仗,只有参谋团在不断的复盘,不断的找问题。”
“基层单位,从营到连,只要演习失败,那后果就跟干架被干败了一样,从头到尾的整顿,狠狠的加练。”
“战士败了,就怨训练不够,基层指挥败了,也怨训练不够,你觉得这种风气正常嘛?”
“更夸张的是,竟然很多单位承认,并且沿袭了这种做法。”
“其实,单一的让参谋团检讨复盘有什么用?他们又不上战场,很多东西都是凭借一张地图来制定作战计划,真正上战场的人没有机会去了解这些。”
“地图制定出来的计划,实施机动时,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参谋团的人预料不到的。”
“趁着现在多看看,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说不定就能让一些有指挥天赋的人,展现出能力。”
“也能让未来组建的新单位,充满一些朝气。”
陈默在说这些话时,他神情间,不自觉的就会展现出一抹飞扬的色彩。
听得梁红杰一愣一愣的。
说实话,他不止一次的感受过,秀才对于军事学方面的敏锐性,因为很多理论,很多东西,连他这个京都装甲兵学院的高材生,都不具备。
却能被眼前这个,才当了几个月的兵,娓娓道来。
这就是秀才口中所谓的指挥天赋?
看着梁排陷入沉思。
陈默叹了口气,其实在侦察连呆那么久,他能看出来,梁红杰在学院绝对是优秀学员,各方面的技能掌握的很扎实,也很牢靠。
不是那种啥也不会的混子。
可惜啊。
由于眼下大环境原因,真正有能力的干部,有太多,没能被分配到合适自己的岗位。
如果梁红杰毕业就能进入比较牛一些主力营,而非侦察连,呆一年的时间,他所展现出来的能力,说不定会被作训部看重,直接调走。
陈默这话还真不是瞎说。
记得之前,作训部李贯中部长曾吐槽过,说是外军机械化方面的作战研究,一直都在进步,他们也想效仿学习。
可奈何,效仿学习是需要主力部队提供有经验,有能力的干部过去协助才行。
作训部找基层要人,有些单位要了半年都要不走,调令下到单位也没用。
毕竟,哪个单位的一号,背后还能没有肩膀上戴星的人做后盾?
平白无故的想调人,没那么容易。
这也导致很多实验,一直拖,没有任何成效。
像梁红杰这种高材生,要不是被调到侦察连,调到装甲主力营的话,必然会被作训部盯上的干部。
原因很简单。
眼下这个时代,正经“科班”
出身的干部可没几个,就算有,也是分配的驴唇不对马嘴,下基层天天拔草。
不过也不错,至少这个高材生被自己盯上了。
别人不用,我自己笑纳呗!
!
陈默计划着心里的小九九,不知不觉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