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三年收到信,一没打电话和媳妇吵,二甚至没问老太太,先把钱娶到手是正经事。
有这个会“爆金币”却又不常回来的媳妇,关三年还是很珍惜的,他不想因为这事儿和媳妇闹得不愉快。
结婚十八年,又是媳妇倒追的他,儿媳妇生孩子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雇主,然后给那女人当保姆,没两年,那家人高升到北京市,媳妇就跟着那人去了。
后期两夫妻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媳妇两年回来一次,一次待上半个月,感情是早就一点没有的,他想过离婚再娶,但关老太太拿着绳子上吊,拿着刀嘎脖子,嘎得血糊拉叽,关三年是真没有办法。
那时候孝道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四合院,不孝子是很难混的,没人看得起的,关三年是被动地拿绿帽子换钱,这件事是夫妻双方心里有数的,要不怎么媳妇不敢把后生的儿子放在家里,就怕关三年把这儿子弄死了。
关三年认定了自已这辈子就关宝珍一个“纯血”闺女了。
媳妇不离婚,他这辈子大概就不可能再有孩子了,当然媳妇再有孩子他也不会认啊,所以早早就想着靠闺女养老的。
以前闺女没结婚,他要闺女有个好名声,要嫁到好人家。
现在闺女结婚了,嫁得还不错,关三年又是另外的想法了。
关老太太当然有钱,但关三年这人狠话不多,关老大一直以为自已把这个弟弟欺负得毫无还手之力,其实只是关三年不和家里人计较罢了。
关老太太倒下后,分家势在必行,这些钱都是他媳妇赚的,当然只能他和闺女用。
发现老太太有点中风,口齿不清时,只犹豫了一晚上,关三年就果断的把老太太的钱全部掉包拿走了。
【偷拿别人的钱肯定是不对的,关三年就是这么个人,不洗白,他是个有无数缺点的好爹。】
老太太盒子里还有九百多块钱,另外还有一个金耳环和几样玉器,那是老爷子当年“鬼子跑返”的时候,暗中杀了一个鬼子弄来的,还有手表和枪。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正经能买个小跨院,他想着去市里买个小跨院,以后和女婿住在一起,亲家去做保姆了,肯定没时间管孩子,女儿生了外孙,可不就得他去带嘛。
关三年心里盘算着以后的好日子,女婿和亲家母做得那菜叫一个好吃,他以后也不用上班,带带孩子收拾家,手里东西加起来好几千块,算是巨款了,全贴给孩子们,让孩子养老是没有问题的。
他亲手养大的关宝珍,别的不说,孝顺这点肯定是有的,而且能拿得住男人。
嘿嘿,分家前,他是私下日子最好过的,分家后,他还是一家过得最好的!
一想到这点,关三年就觉得暗爽!
关三年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得和老太太好好问问,媳妇到底要她做什么。
一来是看看能不能里应外合让媳妇多拿些钱回来,反正媳妇儿的钱就是奸夫的钱,来得容易,给女儿和自已花,天经地义。
二来是防患于未然,毕竟这些钱明显不是媳妇一个人能赚到的,背后肯定有人出钱,关三年一定要查清楚那个人的目的,不然他寝食难安,总感觉到背地里有人暗算他闺女。
关三年心里暗暗下了决心,要把这事儿弄个水落石出,信心坚定就像要上战场一样。
这个年关家难过,施家就更难过了。
施家还以为把张国强拢落住了,就能拿捏到马春梅,结果事情变化太快了,马春梅突然跑了,张志东突然死了,张国强突然下乡了,张家突然搬家了。
一时间鸡飞蛋打!
施家的大丫头突然就变成了白日依山尽。
施家这段时间也到处找张家人,发现张家人找不到,一家子的心啊就跟在盐水里腌过的一样,这个年都没过好。
昨天张凤城回来,太晚了他们不知道,今天一清早听人说了,过来找,张凤城又带着关三年下乡了。
今天张凤城中午就回来,本来打算和关三年回这里住一晚上的,但是关三年发现车子里又是鸡又是兔子又是菜的,他多奸啊,施家的事张凤城没放在心上,他可放在心上。
这些东西要是被施家拿走,那可就白拿了。
关三年就直接和张凤城两人倒腾着骑车,给送到城里了,“老施家不会放过你们的,我那屋子也宽,把你们那床抬到我屋子里来,你们回来住一晚上还是可以的,你们那屋我给你们租出去了,现在人家急要房子的,三块钱都能租得动,你们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