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他曾是舅舅何为的秘书,按照联系的亲密,甚至比不过关小山和康怡。他只能属于依附在叶家羽翼下的何系人马中的一员。
江小雨。叶天仔细琢磨着,究竟应该把江小雨摆放在怎样的一个位置。不要看江小雨比之先前三人,更加的势单力薄,但她在叶天心目中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先前三人。江小雨是叶天手把手调教出来的,各种理念与叶天极其相近,在行为处事方面也颇得叶天的真髓。
江小雨应该可以算进这个小圈子。她可以算是和叶天志同道合的友人志士。
何为志同道合?在大环境下,在政治生活中,志同道合包含着这么几重意思:政治主张相同或相近,经济主张相同或相近,人生主张相同或相近!粗略看来前两条似乎更为的重要,但在相当一部分的时间里,第三条才是真正影响一个人、一个官员人生走向的决定因素!
在省的这许多人中,叶天只比较出了一个江小雨能够满足他对于小圈子的要求。其他的人,只能算是维持在利益的网络中。
利益纠结起来的关系,常人看来,那是最实际的,最简单的,最能够代表一切的。但其实不然,利益纠结只能满足一般政客的需求。如果意愿成为一个大政治家,光靠利益的纠结,那是远远不够的!
目光应该放得更远些,更远大些。叶天时时刻刻这样对自己的灵魂述说着。
除去江小雨,叶天开始比较起京城的众人来。
黄伟新——黄大,这个人可以说是不错,与叶天的交情也不是一曰两曰了。在政治方面,两人的主张可以说相同或相近。两人毕竟都是[]出身,老一辈的联系又足够紧密,从目前来看,政治主张方面,他们并不会背道而驰。经济方面呢,现在两人同属于发改委这个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内部,对经济方面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至少两人都不属于那种标新立异的“异己”!
还有一点比较让叶天放心,黄伟新是吴起的女婿,而不是儿子。这一点粗略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重要。但在很多场合下,就是这一点,决定了在小圈子中究竟谁为主导,谁能够最后盖棺定论!
叶天要建立这么一个小圈子,绝对不是想做那衬托鲜花的绿叶,更不想为他人裁剪嫁衣裳。所以在选择志同道合之辈时,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中央组织部的朱行(见151章),叶天琢磨着。朱行的年纪虽然有些大,在中组部中也还没有掌握到真
正的实权。但朱行所处的位置毕竟是炙手可热的中央组织部。混到了副厅级别的他,在组织系统中,就算没有实权,也总有一些人面吧。光这一层人面,就是极其宝贵的。
另外,对于朱行这么一个人物,还需要进行详细深入的再分析。朱行的资格较黄伟新而言更老上几分,目前没有身居高位主要是由于父母走的太早,但正因为此,他在中组部的平民势力中颇具声望。相当一部分布衣出身的官员并不把朱行当作是[]、tzd!这就是朱行的优势,这个优势在目前或许还看不出来,但时机一到,一切自会有所分晓。
朱行的军队背景。毕业于国防大学的朱行,一入学就拥有了军籍。从军转政的人不是没有,相反还很多。但像朱行这么背景复杂的,还真是屈指可数。根红苗正的他,在出身、品行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很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被上层所青睐。朱行的军队背景应该可以为他迎来一部分军方的支持。
这么一个人物,用好了,助益良多啊!找准时机,尽最大努力把他拉入自己的小圈子中来。
就在叶天反复思索比较的时候,飞机也已稳稳地降落在了哈市太平国际机场。
前来接机的有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宁小小,办公室主任丁健,发展规划处处长陈成。
作为分管非国有经济处的司领导,叶天亲自带了一个工作组赶赴黑龙江进行业务调研。
这次调研是经过司长孙昕批准的。
在司长办公室中,孙昕与叶天并肩坐在沙发上。孙昕对叶天温和地笑了笑:“下去看看也好,可以多收集一些第一手资料。经济研究要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叶天笑着点了点头。他对待孙昕的态度算是比较恭敬的。不论怎么说,孙昕在年岁上就长了他许多。
孙昕对于叶天的这种恭敬相当的满意。人,其实就是这样,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孙昕注视着叶天的脸庞好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从茶几上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最近司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我都看在眼里。”他微闭了一下双眼,继续说道:“孰是孰非,很难真正去计较。”
“司长,您不要说了。很多事情我都明白。”叶天对着孙昕了然地笑了笑。
孙昕拍了拍叶天的肩膀:“年轻人的目光是应该远大一些,胸怀也要尽量地开阔,这一点你做的相当不错。其实做人、做官就像走路,每一步都应该走得扎扎实实,只有这样,脚下的路才会越来越平坦,越来越顺畅。”
“定大有助益。我以前刚进部委的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去地方做调研,每去一个地方,人生的历练就更丰富了一些。只有真正深入下去,你才能分辨各个地方与众不同的特色,你才会知晓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说着这一番话的孙昕就像是一个学者,目光中包涵着睿智。
人与人交往,其实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有些时候,成长就在于顿悟。
此次叶天选择去黑龙江调研,一方面是为了暂避李丽的攻势,另一方面是打算在部委中塑造一个干实事的形象。
与夏彤交谈过后,叶天仔细分析了一下他与李丽之间的势力对比。
上层的势力没法说,就目前的情形还影响不到他们这个层面。
在部委中,叶天知道绝大多数的时候需要依靠自己的手腕。
他比之李丽,在很多方面确有不如。李丽在中小企业司的根基要比他深厚的多。
在此时此刻,与李丽直接硬碰硬、起冲突是相当不明智的。
先不说那两个助理巡视员在一旁虎视耽耽,就说说他叶天在下属以及同僚心中的印象吧。若真要明刀明枪的干,别人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印象?
你叶天才来中小企业司几天呐,就引起这么大的矛盾?依仗你[]的身份,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一进部委就明目张胆的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