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段热烈灿烂而不完美的青春,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终极的幸运。
我不曾拥有过。
我只能旁观。
而你们这一代年轻人仍然有机会让自己的青春升华出热烈灿烂,这太好了。
所以,方星河没有写在书里的祝愿,我来写在后记里——
愿你们勇敢真诚,以不计得失之心,摘星辰于手,以不负韶华之志,揽日月在怀。
如此,世界又会美好一分。”
潦草小狗在方星河的书的后记里装了一个大逼。
好多读者看到时都忍不住嘀咕:方星河是个天才,你又哪里是什么普通庸人了?
妈的,满级大佬装萌新,臭不要脸!
但是余桦的后记很好地总结了《最好的我们》——以一种强度适中的伤感和遗憾,将读者拉回青春。
所以,16岁以下的孩子,方星河的主力粉群看得郁郁不欢,25到40岁之间的青壮年反而深深感怀。
毛小彤心塞塞的问母亲:“我不明白,他们明明那么相爱,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
母亲温声回道:“因为相爱并不能解决一切啊……”
成年人都懂,也能释然,但满天星又被憋着了一回。
星网中,未成年方粉的吐槽一贴又一贴,一楼又一楼,幸好有姐姐粉和妈妈粉中和,否则都没法看。
“胸口发闷。”
“方野那么好,夏时简直有病!”
“错啦,夏时是对的,反而是方野太幼稚了。”
“总之他们没有在一起我不接受!”
“他们都很好,只是时间不好,那天的太阳不好,风不好,空气中传来的梨花香气也不好。”
“不明白,但我好像失去了力气,空落落的,干什么都没劲。”
“一样。”
“我更惨,我今年大二,男朋友谈四年了,但我忽然发现他和方野一样冲动幼稚,却没有方野的坚韧和魅力……草!这怎么处下去啊啊啊啊?”
“给他买本《最好的我们》!”
“对对对,让他仔细看,看懂了就还有救,继续自以为是,那还是分了吧。”
“姐姐们,我好心疼方野啊!”
“妹妹,每一个18岁的少女都是夏时,24岁的时候就变成了秋时,28岁的时候已是冬时,她等不起,我们也等不起,慢慢你就理解了。”
“方方真的好会写啊,夏时的这句台词,看得我眼泪哗哗流,止都止不住。”
“今年我30岁,5年前我读不懂这句话,现在真的感同身受。”
有阅历的人把《我们》夸出了花,所以,尽管懵懵懂懂的少年少女们不相信自己的青春会以如此狼狈的姿态收场,却也不再质疑。
而在方粉之外,《我们》的口碑也彻底爆了。
吉报:“作为青春文学,它是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