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持的生意与他的算计,对他的演技来说恰好是一个限制,他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对他的演戏也会分散精力。
以往周星持的片子看的是他无厘头风格的表演,现在看的是电脑特效,周星持用电脑特效和打斗场面弥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
换句话说,他的转型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却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不过对如今的香江电影来说,周星持的成功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为香江电影走出了一条新路,金像奖不能忽视周星持对香江电影做出的贡献。
这既是观众的意见,也是金像奖评委们的看法。
在此之前,香江金像奖基本上和周星持绝缘,评委并不认可他的电影和表演。
相比较而言,《无间道》获得的赞誉更多一些。
颁奖典礼继续,两部影片在各个奖项上竞争激烈。
黄勃拿到了最佳新人奖,这是他的第一个专业奖项。
“我在酒吧里唱了十年歌,没红起来,到二零零零年碰到林总,才开始转型做演员,当时压力很大,我只会唱歌,不会演戏啊。”黄勃在台上说道,“后来到香江拍戏,我没有压力了,看看今晚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桦哥和学有哥,他们是我的榜样,这证明了歌手也能成为好演员。”
台下响起了掌声,镜头对准了刘德桦和张学有。
黄勃有控场的能力,开玩笑懂得分寸,这和他常年在酒吧驻场有很大关系。
最终,《无间道》拿到了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少林足球》拿到了最佳导演,梁朝维和周星持成为了这届金像奖的赢家。
结果和媒体预测的大致相同,标准分猪肉的做法,文艺片几乎颗粒无收。
可以预见,在明天的媒体上炮轰金像奖将成为一大热点,无非是金像奖丧失了艺术性和独立性,评委受到商业和市场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金像奖并非以艺术性评定影片,它本身就是个商业元素很浓的奖项。
这一届的金像奖没有太多亮点,无论是奖项还是表演都缺乏新意,和目前香江电影行业的境况极为相似。
颁奖结束,《无间道》的剧组成员到尖沙咀的一间酒吧庆祝。
林子轩带着高园园和黄勃前往,现场很热闹,刘德桦、黄秋胜、梁朝维和刘嘉铃等人都在其中。
刘嘉铃在《无间道》前传中出演重要角色,她出生在内地,八十年代随家庭移居香江,在香江演艺圈混了十几年。
林子轩和刘嘉铃闲聊了几句,身旁是热闹的人群。
大家在庆祝,在喝酒,欢声笑语。
对剧组的人来说,能在世道这么不景气的情况下拍摄《无间道》,票房大卖,拿到奖项,比那些失业的人幸福多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端着酒杯,林子轩看向酒吧外边的夜色。
夜色中的香江依旧是灯红酒绿,浮华若梦。
第七百七十九章 一代不如一代
第二天,香江媒体对这届金像奖做了大篇幅的报道。
林子轩在吃早餐的时候大致翻了翻报纸,不太在意。
各人的立场不同,有褒有贬,每次都是如此,众口难调,谁也无法做到完美。
如果是以前,他或许还会认真的看看,从中找到新颖的观点,像是商业和艺术的平衡,资本和电影的矛盾等等。
现在林子轩不那么做了,不是说他什么都懂了,而是意识到很多事情本身就是不可控制的,这么矛盾着也挺好。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是在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今天坚持的观点或许几年后就会被推翻,所以要与时俱进。
他等会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和香江电影公司的大佬们聚一聚。
香江的老板谈事情一般有两个地方,茶餐厅和高尔夫球场,这两者的档次有差别,招待的客人也不同。
香江人喜好喝早茶,在茶餐厅招待的往往是有交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