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出足够多数量的火油,再射出足够多数量的火箭,让一辆大型攻城器械被火油烧着的火焰笼罩,需要一刻多钟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城门楼与城墙上的羯族守军根据他们所谓的‘经验’,很快便点燃了唐军第四辆大型攻城器械。
然而,这个时候,原先被羯族守军点燃的唐军第一辆大型攻城器械,火焰竟然在不断减小。
虽然绝大部分包在木头部件上的钢皮已经被烧黑。
但距离烧到发红,进而烫烧里面的木头真正把器械毁坏,还差许多。
城门楼与城墙上的羯族守军将领,发现这个状况,不由得震惊无比。
因为这意味着一百三十多斤火油,都不足以完全焚毁唐军一辆大型攻城器械。
“那辆攻城塔的火快熄灭了,再砸十罐火油过去!”
有羯族守军将领咬牙惊怒,指挥专门往唐军大型攻城器械上面砸火油罐的羯族士兵。
“嘭!嘭!”
顿时又是十罐火油砸到了唐军那一辆大型攻城器械上面,延续焚烧这辆大型攻城器械的火焰。
其实这些函谷关羯族守军经验还是不足。
想要焚毁唐军这种包钢皮大型攻城器械,单纯用火油,需求量实在太大了,他们应该额外准备一些干草、木头扔到城墙下,唐军大型攻城器械底部。
甚至把城门楼与城墙上身死的双方士兵的尸首一起扔下来当燃料。
当然,现在函谷关羯族守军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加上眼下攻防战非常激烈,他们来不及细想对策,只看到了手头上的火油,只想到了火油能焚毁大型攻城器械。
唐军的包钢皮大型攻城器械对于函谷关羯族守军来说,太难焚毁,需要的火油数量太多。
导致函谷关羯族守军不能迅速很快的,将唐军抵近城门楼与城墙的所有大型攻城器械全部焚毁,截断唐军士兵通过大型攻城器械持续不断对城门楼与城墙上的进攻。
……
按照以往的城池攻防战,只要城池守军用出火油,往往能很快将敌军抵近的所有大型攻城器全部点燃。
当所有大型攻城器械全部被点燃,攻城敌军便只能无奈后撤,结束第一波次攻城!
攻城敌军退回大营休整,城门楼与城墙上的守城军队也趁机休整,补充各种消耗的守城物资。
等被焚烧的大型攻城器械烧毁,腾出空间,攻城敌军才重新推着另一批大型攻城器展开第二波次攻城。
一波次攻城,真正激烈厮杀的时间,经常只有半个时辰左右。
否则,真要是一刻不停的一直攻城,一波次只能八百攻城士兵参与攻城,一个白天时间绝对不会顶多伤亡一千左右,三千都未必扛得住。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波次攻城的唐军一个营八百三十多名士兵,现如今已经伤亡两百多人。
如果唐军推上来攻城几辆大型攻城器械全部都是普通大型攻城器械的话。
那么这个时候第一波次攻城的唐军士兵,已然因为大型攻城器械被焚烧,而后退回大营休整了。
等几辆大型攻城器烧成灰烬,另一个唐军营的八百三十多名士兵,才会重新推着几辆大型攻城器械进行第二波次攻城。
这般拉锯,一个白天时间下来,能进行四到五个波次攻城。
如果每个波次攻城,都是伤亡两百多名唐军士兵的话,那么一个白天的攻城,唐军伤亡一千人左右,便非常符合函谷关羯族守军的预想。
此刻的现实情况,自然是不符合函谷关羯族守军最初预想的。
唐军确实伤亡了两百四十多人,可是函谷关羯族守军,若算上回回炮打击造成的伤亡,更是已经伤亡了近八百人!
伤亡数量甚至超过唐军的三倍。
一支守着函谷关这种关隘的守军,面对敌军强攻城池,自己的伤亡居然反倒超过敌军的三倍,这完全无法想象。
如此战报,若是传回洛阳,大将军石虎要么根本就不信,要么定会气得七窍生烟,大骂函谷关羯族守军一众将领全部都是该死的废物。
当然,如果剔除唐军回回炮造成的近三百伤亡,实际上两百四十多唐军士兵,在强攻函谷关过程中,杀伤的羯族守军士兵数量,仅仅是五百人左右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唐军一百零八架回回炮准备的两千多块一百多斤重石弹,已经全部投掷光了。
现如今回回炮已经不得不停止对函谷关纵深的持续打击。
回回炮如果还想继续打击函谷关的话,只能去准备一些装满泥土的麻袋,把一百多斤泥土当做石弹投掷进函谷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