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明里暗里交锋无数次,因为这种争斗对你没有害处,所以你一直在隔岸观火】
【你本想让这种臣子间的争斗自然发展,但刘基却把你拉下了水。。。。。。】
深夜,御书房内。
江尘手上拿着一份奏折,脸色阴晴不定。
这是刘基的请辞折子,上面说他年老力衰,无法承担朝廷的重担,请辞告老。
说的好听,但江尘明白,这不过是刘基的计策——以退为进。
此时正是淮西和浙东集团争斗的关键时期,刘基怎么可能舍得提前退场。
他明显是笃定自已还不想让他离开朝廷,一定会拒绝他告老。
而自已不让刘基告老的行为,在其他人眼中肯定就是刘基圣眷未减,浙东集团在他江尘的庇护下。
到时候朝堂上谁还敢与浙东集团为敌,淮西集团只怕也要暂避锋芒。
江尘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好你个刘基,想借朕的手赢得这场争斗的胜利是吧。。。。。。朕偏偏不顺你意。
想告老?那你就滚回家待着吧!
他提起桌案上的朱笔,在奏折上重重落下一个字:
准!
。。。。。。
【洪武四年六月九日,因为种种原因,刘基告老还乡,浙东集团在朝堂上落入下风】
【而你也暂时将目光从朝堂上移开,又看向了北方】
【你始终忌惮着元朝的残余势力,哪怕他们现在已经被赶进大漠,你依然要继续征讨】
【但朝堂之上大部分人都认为此时不应出征,应当休养生息,维持和平】
【你没有固执已见,放下了出征的打算】
【但龟缩的元军却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四面出击,占据了吉林、甘肃、宁夏等一大片地区】
【你得知消息后震怒,不再管文臣的反对,执意出征,要狠狠收拾这些鞑子】
【洪武五年九月十三日,你下旨征讨北元】
【你召集了十五万大军,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右副将军,冯胜为左副将军,分三路出征作战】
【一路主攻直奔大漠,一路绕后埋伏合击,一路充当疑兵配合作战,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而领兵的三人又都是开国公爵,战功无数,是深谙兵法一道的沙场老将,绝不会出现什么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