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老街上,四周建筑外观精美,具有浓郁的南洋风情,柱廊、敞廊、尖顶、雕花门窗和百叶窗等元素,融合了南洋风格与欧洲建筑元素。
踏上青石板,仿佛穿越进了那个奔波忙碌的年代,汐汐买了一杯芒果椰椰,边喝边说:“骑楼老街初步形成于1920年代至1940年代,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距今有600多年历史。
1849年,最早的骑楼在水巷口、博爱北路一带的四牌楼街区建成,后逐渐延伸形成规模。
晚清时期,海口成为全国对外开放口岸之一,当时去南洋谋生的人回乡投资建设。
同时,海口海运发达,商户和劳工将各地建筑风格带到海口,形成了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
在搬运货物的工人,还有监督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天幕,原来百年之后这里竟然如此的繁华吗?
步行三分钟,到了钟楼,“这个是海口重要的标志性与象征性建筑物,海口钟楼见证了海口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的历程。”
汐汐看着上面分针缓慢的移动。
从南洋回来还在海上漂泊的商人,看着那个红砖砌筑,白石灰勾缝,顶端四周有八支箭簇尖角的钟楼,不禁潸然泪下那是他的故土啊!
汐汐在钟楼前拍了好多组照片,随后说起‘下南洋’!
“明清至民国时期,国内战乱不断,如朝代更替、农民起义等,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同时,福建、广东等地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难以维持生计。
而南洋地区距离中国较近,且地缘上毗邻,气候和风土也较为相近,对于沿海民众来说是较为理想的谋生之地。
当时欧洲列强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极大。
为吸引华工,南洋诸国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提供免费土地、临时住屋、大米和食盐等,还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这对中国国内流离失所的民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听到汐汐说的这些,朱元璋皱起眉头,“这些边民竟然敢无视我的海禁,被我抓到定要好好的修理!”
“重八!
你何须这样疾言厉色,你没有听到他们是活不下去了吗?若不是为了生计,谁会背井离乡呢?”
马皇后对朱元璋这样很是不满。
汐汐继续说:“下南洋的华人在海外积累了财富,他们通过汇款等方式资助家乡的亲人,促进了家乡经济的发展。
同时,他们也将海外的先进思想、技术和文化带回中国,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海外华人还积极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皇后:“你瞧,他们没有忘记他们的根在哪里!
所以重八你设海禁有自己的道理,可你也不该一棍子就打死!
后世的繁荣你看在眼里,若没有那些人出力,后世定会走得更加艰难!”
马皇后的话,令朱元璋反思‘海禁政策’到底要如何优化,管着他们是为了保护,可是这个保护令他们无法生存,无疑是在杀人。
朱标也陷入了思考之中,一直海禁不行,贸然打开海禁肯定也不行,这个平衡点需要找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