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们消停了,另一批人立即跳出来,弹劾马钰之事。
要求皇帝严惩马钰,维护国法的威严和皇家的尊严。
“否则,日后人人效仿,国将不国矣。”
而且弹劾此事的不是某一派,而是所有派系。
出奇的是,朱元璋并没有生气,他很清楚大部分人是真的为了维护国法和皇家。
自然不会因此发怒。
但他也没有解释,而是将目光看向宋濂,问道:
“宋先生不是说要闭门悟道吗,今日怎么有空上朝了?”
宋濂出列恭敬的道:“臣是为那马钰而来。”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什么意思?他认识马钰?没听说过啊。
只有李善长,丝毫不觉得意外。
一直默不作声的刘伯温,看了看李善长,又看了看宋濂,再看看皇帝。
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宋濂大概率私下见过马钰,知道他的情况。
再联想到皇帝去了应天府大牢,出来的时候非常生气,却改变了立法方向。
只有一种可能,马钰说服了皇帝。
李善长应该是从石坚那里,得知了全部情况,所以才会有了后面的一系列操作。
皇家因为其才能,破例赦免其罪,甚至还要用皇亲身份拉拢他。
宋濂因为惜才,特意在今天出来保他一手。
虽然非常不可思议,但也只有这一种可能,才能解释所有问题。
想通了这一切,刘伯温对马钰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少年到底有何不凡之处,值得这么多人为他而动。
关键是,接下来自己要怎么做。
他不愿意讨好朱元璋,也不想得罪李善长。
这件事情他本不想参与。
但……这个少年住进了马八爷的府邸。
据传,还是以一家之主的身份住进去的。
这就意味着,他大概率会被皇后收为侄子,甚至继承马太公宗祧也不无可能。
皇后都参与进来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站出来,而是默默注视事情的发展。
朱元璋故作疑惑的道:“哦,宋先生认识马钰?”
宋濂说道:“见过一面,叹为观止。”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那咱懂了,咱之前也去牢里见过他一面,也是叹为观止啊。”
“别看年龄小,学识却非常广博,给咱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