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却非常自傲的表示,他有天命,何惧之有?”
“而且诗经、尚书等古籍,有明确文字记载,商朝人不只是喜欢祭天,还喜欢饮酒。”
“《尚书·酒诰》有云:庶群自酒,腥闻在上。”
殷商的人在下面聚众喝酒,酒腥味直冲天际,老天爷在天上都闻到了。
因此才降下惩罚,拿走了殷商的天命。
“古代粮食产量很低,殷商人为什么要拿宝贵的粮食来酿酒?”
“合理推测,就是因为敬鬼神导致的。”
朱元璋眉头皱起:“好酒和敬鬼神有什么关系?”
马钰说道:“祭祀鬼神需要大量的酒,慢慢的他们也就养成了饮酒的习惯。”
敬鬼神是殷商的礼法根本,好酒则是受到敬鬼神行为的影响产生的。
两者可以互相印证。
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怀疑,会不会是周朝人抹黑殷商。
但后来的考古发现,与古籍记载完全能对照的上。
在殷商的祭祀坑里,发现了大量的酒器。
根据出土文物和甲骨文记载,他们一次祭天就能消耗数千斤酒。
要知道,殷商时期亩产才三十多斤。
这种行为有多奢侈,可想而知。
“所以在殷商时期,他们认为天命是通过敬鬼神获得的。”
“也因此,商王曾经不止一次禁止其他诸侯王祭天。”
这一点后来也被出土文物所印证。
而且有理由怀疑,那么多诸侯和周武王一起伐商,与纣王不允许诸侯祭天有关。
当然,这只是猜测,目前没有任何史料和考古成果能论证这一点。
朱元璋眉头紧皱,这些东西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根本就无法辩解真假。
不过他也没有出言反驳,而是任由马钰继续往下讲。
“但是到了商朝末年,这种观念就发生了改变,转变来自于西岐。”
“诗经中直接介绍周文王的篇幅很少,只有两篇。”
“但就这两篇,明确提出了一个概念:文王有德而得天命。”
“这也是华夏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将天命和德联系在一起。”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产生了自我怀疑。
诗经里确实有这样的话,可那些话能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吗?
为何以前我从未想到过?也从来没有人教过我?
我的书白读了不成?
还是有人藏私,不肯把真实的解读方法告诉我?
当然,他也只是这么想想而已。
他很清楚,这种解读方法并不常见,更准确说是非常罕见。
就连宋濂这样的大儒都不具备。
难怪皇后信中一直说,他拥有独特的传承,看来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