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里闹哄哄的,村长对此很不满,等人到得差不多,不再有族人进出,他就让赵大福关门,顺便让那些说话的族人闭嘴。
不管年纪大小,只要还想听,就老实闭嘴。
不听劝的就赶出祠堂,爱说话去外面说个够,祠堂外面没人管,想说一天都可以。
村长这话一出,坐在前排的汉子们哈哈大笑。
他们可没说话,说得最热闹的都是那群老婆子和小媳妇,也不知道天天见面的人哪有那么多话好说。
赵林点头,是要安静才行。
村长在上面说,其他人在下面说,一个个还不知道小声一点,最后就是大家都听不清楚村长说什么。
村长看大家笑嘻嘻,脸一板说:“谁敢说话,就扣钱,从分红里扣。”
这招一出,所有人都老实了。
别说大人,连跑进来的凑热闹的半大孩子都被家里人捂住嘴。
还是钱最管用,大家早就盼着分钱,谁也不愿意在最后一关被村长听钱。
最重要的是村长只说扣钱,也没说扣多少,万一全扣,那他们不是完了。
祠堂瞬间安静下来,村长对自己的威信很满意,他就说自己是附近一片最有能力的村长,他说一,村里人不敢说二。
村长清了清嗓子才开始说话,最开始都是些套话,赵林听得晕晕欲睡。
到哪都少不了套话场面话,可见这是项传统。
村长说得差不多,眼看大家有些不耐烦才说正事,那就是分钱。
账是算好了,但是分钱是按户分还是按人头分,族老们还没达成一致意见,需要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下子大家急了,怎么还没有个结果,那这钱什么时候才能到手。
都入冬了,有不少人还等着分钱给家里孩子做冬衣。
急也没人敢开口,村长可是说了谁敢说话要扣钱,为了不扣钱,一个个只能干瞪眼。
村长也不管大家的眼睛瞪得多大,他依旧不紧不慢说正事。
除了要讨论怎么分钱,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族里想买一点祭田。
要发钱,这下大家不乐意,村长的禁令都管不住,有人马上站出来反对。
族里要那么多祭田干什么,不如把钱分给大家,拿到手还能过个肥年。
村长最听不得这话,祭田又不是只用来祭祀祖先,有足够的收益也会用在族人身上。
他还梦想着以后有钱在村里办个族学,买祭田都有人反对,办族学的事也别想了。
一群短视的家伙,也不想想读书认字的好处。
远的不说,近的就说赵林,他要不是识字,能赚到钱。
就那烧砖的方子,听说也是从书里学的,还有种田的技术。
唉,听说王家还有很多专门讲种田的书,可惜不能借出来看。
他要有个闺女多好,把闺女嫁到王家,借书就不是难事了。
被村长骂了,大家嘴上不敢再说反对买祭田的事,但心里却打定主意要反对。
别说村里人,就连赵林都不看好村长买祭田的事。
村里附近的地都有主,再远一点又没有成片的地,一亩两亩买着没意义,大片的地又买不到。
成片的地不仅要钱,还要和衙门有关系。
没关系,就算买到也别想办契书。
前脚把契书交到衙门,后脚就有人截胡。
村长自然知道这个事,他想买祭田只是看中不用交税这一点好处,以前是大家不愿意,族里又没有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