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事谈好才好说后续治疗的问题,都要出钱肯定不能让赵林一个人拿主意。
赵大石是怎么省钱怎么治,赵大麦倒是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决定站在赵大石一边。
他想着先治几天,治不好再换好大夫也不迟。
少数服从多数,赵林听他们俩的,让大夫马上开药。
大夫早多病人家属之间的大吵大闹,赵家闹的这点小矛盾在他眼里都不算事。
只是小小的争论,都没有吵起来,更没大打出手,已经图哈是孝顺儿孙了。
别说穷人家,就是有钱人家,不想花钱给老人看病的也有。
遇到这样的事,他们做大夫的什么都做不了,连往外说都不行,看到也只能闭嘴把事情带到棺材里。
大夫说不擅长跌打损伤,但膏药还是有,只是李桂花的情况有些严重。
摔到大腿的骨头,看着不像骨折,但骨裂肯定有。
这个毛病光吃药也吃不好,还要多加休养,要长时间养伤才会恢复正常。
一听要在床上躺几十天,李桂花就很不乐意。
天天关在屋里,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也不能出门找人闲聊,这还有什么意思。
看她不想听话,大夫故意吓她,把不听劝的后果说得十分严重。
一听不好好治疗,这辈子可能变成拐子,走路都走不好,她马上表示会配合治疗。
只是她也有一点小小的要求,开的药能不能不要那么苦,太苦了她喝不下去。
大夫摇头:“良药苦口,不苦的药哪有效果。”
大夫把药开好,让赵林送他回去,顺便把药抓回来。
药箱里只是一些保命的急救药,肯定是配不齐方子上的药。
赵林把药抓回来,李桂花把熬药的活交给王氏,大着肚子也要干活。
她不干就得李氏干,偏偏李桂花不放心李氏干,她怕李氏往药里吐口水。
赵林很无语,把人想得这么坏,难怪每次过年过节都是王氏和李氏一起做饭,怕是让她们俩互相监督吧。
算了,这事他不管,只要不让王秀英大着肚子干活就行。
他刚这样想,李桂花就开口:“老二,你别走。
王秀英也要来,别拿怀孕说事,王氏也大着肚子。
谁还没生过孩子,当年我生孩子的前一天照样在地里干活。”
“你去村里问问,多少女人都是这样过来,就她生个孩子娇弱不成,不下地干活也就算了,听说现在家里的家务活都是你干,你一个大男人,成天干女人的活,还有没有出息。”
“婆婆躺在床上,她看都不看一眼,就是不孝。”
“我要什么出息?有出息,我是能当官还是怎么的,干女人的活又怎么了,我乐意。
照顾爹娘是我的责任,你们要说不孝,那不孝的也是我,不是王秀英。”
“你只要她过来看看,我马上就陪她过来,多余的事就别想了。
真要人照顾,就我来照顾,只要娘你不嫌弃,大嫂干的活,我一样能干。”
“老头子,你听听老二说的什么话,你不管管。”
李桂花拿赵林没办法,干脆让赵有德出面管。
赵有德瞪了母子俩一眼,都是不省心的。
“老二,你娘不需要你来照顾,哪天我动不了,你再来照顾。
你大嫂负责照顾你娘,家里的活也要有人做,就交给你媳妇负责。
李氏,你也别想跑,你和王氏轮流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