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他们以后还是离张二远点,和赵林打好关系,万一哪天又用到他了。
赵林可不承认有什么秘方,更不承认自己运气好,不过是以前外公教的小窍门。
他每次出门都是早晚,这个时候鱼群更活跃,自然收获更大。
鱼篓他是背着人放的,不是他小气,是被人看到,他怕鱼没捕到,鱼篓也没了。
回到家心情都不一样,他睡了个好觉,倒是王秀英又纠结到深夜才睡着。
赵林是一夜好眠,第二天天没亮就爬起来收鱼篓。
其实半夜收的效果可能更好,但没有闹钟的提醒,他实在爬不起来,只能勉强早点起来,避开村里人的眼睛。
他一共放了五个鱼篓,第一个就有鱼钻进去,只是运气一般,鱼太小。
他没要,直接把鱼放生,太小浪费油盐。
赶到第二个施放地点,鱼篓是空的,还好第三个没让他失望,里面有一条一斤多的鳊鱼。
大小正合适,清蒸红烧两相宜。
有这条打底,后面有没有收获都可以。
他的运气还算不错,后面两个鱼篓又收获了三条鲫鱼,大的一斤左右,小的也有五六两,拿回家也能煮一锅。
王秀英见到鱼果然很高兴,也不计较赵林昨晚影响她睡觉的事。
他用木桶把鱼装好,里面放水养着,保证拎到大河村鱼都不会死。
木桶加水的重量可不轻,王秀英有些心疼他:“死鱼也一样吃,就用篮子装着吧。”
又不作他出力,把毛驴牵上,这点眼力劲还是有。
“走吧,天色不早了。”
还要绕路去镇上割条肉,再不出门就晚了。
张氏见到女儿女婿自然是高兴,看到赵林手里的东西,又怪他乱花钱。
人来就好,端午没来送礼又不是他闲着,是在外面赚钱没法回来,可以原谅。
赵林也不知道对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这个时候一律把对方的话当假话,毕竟礼多人不怪。
三个儿子都去了学堂,中午也不回来,没有陪女婿,张氏特意找了王氏族中的近亲过来陪赵林。
王宏伯是王童生的族弟,家中媳妇和张氏关系不错,请他做陪也是看他对自家没有什么坏心思,算是个难得的老实人。
王宏伯除了婚礼上见过赵林,这是第二次见,对他也有几分好奇。
他家和王童生的关系最近,但其实俩人的父亲是一个爷爷传下来的堂兄弟,到他这辈都远了,更别说下面一辈。
俩人坐在正屋也不知道聊什么,还是赵林主动找话题,聊一聊地里的庄稼,王宏伯才自在点。
吃饭时候,张氏也请了王宏伯陪酒。
母女俩把饭菜摆上桌,留下男人在正屋吃饭,自己反而端着饭菜在厨房吃。
他有心让她们一起吃,可王宏伯却一脸理应如此的模样,还劝赵林不用管女人,她们会自己吃。
哪怕明知道世情如此,赵林还是对这个所谓的族叔印象下跌。
一家人一起吃个饭,哪来的那么多讲究,他又不喝酒,根本不需要有人陪酒。
他犹豫一下,到底没有口出狂言。
他说了倒是痛快,怕只怕张氏难做。
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没有绝对的实力还是不要挑战默认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