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亲戚送走,赵林去还东西,风厨房还有剩菜,给帮忙的几家各分了一点。
来帮忙的都是赵家人,不是赵有德的兄弟就是堂兄弟,帮忙的活也是按亲疏远近安排。
大家也没嫌弃是剩菜,这次的酒席办得好,赵林掌勺舍得给油水,哪怕是素菜也有油腥,拿回家也能给自家孩子改善一下伙食。
除了帮忙的几家,他还桌椅的时候,每家也送了一碗剩菜。
原本他是想每家给一包糖的,被村长制止了,说他这样做是抬高物价,他能给糖,族里其他人没条件给糖,怎么办?
他早知道好心也会办坏事,只是没想到有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借来的桌椅和锅碗瓢盆都还回去,灶台也清洗干净,剩菜也不多了。
他让李桂花全拿走,至于怎么分配都她的事。
王秀英见他把剩菜都送走,好奇开口:“我们不留一点晚上吃吗?”
不是她舍不得,是家家户户办喜事都会连着几天吃剩菜,全都送出去他们吃什么。
“放心,我留了菜,晚上另做,我不喜欢吃剩菜。”
赵林对她的印象还不错,主动告知自己的喜好。
他干活的时候,王秀英主动伸手要帮忙,被他拦着,哪有让新娘子干活的道理。
最令他满意的一点,王秀英也没有非要表现自己的贤惠,他可不想和道德模范过日子,还是普通人好,有缺点有优点才真实。
其实王秀英心里有些不安,只是没有在赵林面前表现出来。
婚前张氏就告诉她嫁人后好好表现,结果到赵家才发现情况好像不一样。
也不能说赵家不一样,应该说赵林和其他人不一样。
她看婆婆还是很乐意她干活,只是分家了,婆婆说话没用,自己嫁的这个男人并不是很听公婆的话。
也不是说赵林不孝,只是他有自己的主见,这一点挺好。
她也怕嫁一个大孝子,只知道孝顺父母,媳妇儿女都没有好日子过。
这样的人他们村就有,在外面打零工赚的钱都交给父母,媳妇见不到摸不着,几个孩子也跟着没好日子过。
赵林就不一样,不仅认识字,还会做饭,这样的人应该是个好男人吧。
俩人都对彼此的印象不错,也算是有个好的开始。
晚上赵林亲自下厨做了二菜一汤,一道凉拌黄瓜,一道五花肉炒豆角,汤是酸菜鸡蛋汤。
家里有两口锅,炒菜的同时熬了杂粮粥,菜炒好粥也熟了,中午吃得比较饱,晚上少吃一点正好。
王秀英看着桌上的饭菜,也不知道赵林是平时就这样吃,还是特意为她准备好菜。
要是特意为她准备的饭菜还好,平时就这样吃,那可不行。
她娘总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辈子穷,说她爹就是这样的人,让她千万不要学她爹。”
她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错,不说多富贵,至少吃穿不愁,时不时还能吃肉改善伙食。
后来爹一心考科举,又不善经营,家里的条件才越来越差,要不是娘有一手纺纱的技术,爹因病去世后,自家姐弟怕是要流落街头了。
不过家里穷也有穷的好处,穷了族人不会想办法占他们家的家财,就一栋破房子,还是在村里,谁家都有的,自然不会为了这点好处坏名声。
要是家里还像爷奶在世的时候有钱,怕是他们姐弟几个性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族人盯着,村里也有不怀好意的人,娘一个弱女子根本防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