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有什么关系,洗一洗,晒一晒照样用,孩子还小,经常尿床,用旧的就很好。
“你们俩个憨货。”
骂完俩个儿媳妇,李桂花又催赵有德赶紧把厨房搭建好。
建房子要请人,搭建厨房就不用浪费钱请外人,自家几个人就能解决。
不仅赵林这边要建厨房,自家也还要搭建俩个灶台,分家后要分开吃饭,一个灶台肯定不够用。
农村的灶台都是用黄泥做的,说简单也简单,但对没做过的人来说也有难度,至少赵林就不会。
他只能跟着打下手,不禁再一次感叹原身的家人都不错,并没有极品,否则他这不会那不会,在和赵家闹翻的情况下,哪怕手里有钱,日子也会各种不顺。
没有水泥和砖头,难度要大很多,好在有赵有德这个老手在,手把手教三个儿子。
其实最主要教赵林,赵大麦和赵大石兄弟没亲自动手垒过,却年年见过赵有德修补灶台,怎么做都听过多少回。
好吧,赵林不懂,想要生活在村里真是处处是学问。
三兄弟花一天时间把厨房搭好,灶台也砌好,等风干才可以烧火。
赵林觉得挺简单,手会没会不知道,眼睛肯定是学会了。
收拾好房子和厨房才发现还缺一样,毛驴还没有地方住,总不能让它睡露天。
现在天气好还行,遇到雨雪天,冻一夜怕是要冻坏。
他要敢这样做,赵有德都会骂上门。
在村里,牲口可是值钱的大件,有时候比人还值钱。
当然他不会这样想,可搭个棚却很有必要。
他小时候也是农村长大,也是见过牛棚,参照牛棚的样子给毛驴搭个棚就行。
这点小事就不劳烦其他人,他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棚子还没找搭好,赵有德又找上门问他春耕的事。
这才是当务之急,其他事都可以拖一拖,种地不能拖,拖到错过节气,一年就耽误了。
赵林是一个头两个大,原以为建好房子就没事,结果才发现事情是一件件,永远干不完。
他想了想,和赵有德商量,今年就算了,刚回来还有很多事情没理顺,地就先不种了。
“那怎么行,地怎么能荒着,你是不是败家子。”
赵有德很生气。
村里还没有哪个人耽误春耕,就是最懒的二赖子也会下地干活,就怕收成不好饿肚子。
二赖子只是懒,不是傻。
“爹,你听我说完,我的意思是把地让给你和大哥他们种,等明年我再收回来自己种。”
当然他还有一句话在心里没说,要是找到别的赚钱门路,他就不收回来了。
赵有德的脸色稍好一点,却不同意赵林的做法。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事比春耕更重要。
老二房子有了,其他事都可以放一放,把地种完再说。
父子俩沟通半天,最后还是赵林认输,是他小看一个农民对土地和粮食的执着。
地要种,不过他也没有种地经验,还是要听赵有德的话,跟着他学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