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甘棠心道。单打独斗,你大理除了席大猷之外,更有何人是我的对手?当下深深吸了口气,理顺了腑脏,趁来将未到,从地上拣了一支长矛将剑换了。
但见来将黑脸,虬髯,骑一白马,手持宣化斧,距离尚远便挥起了斧子。
乌甘棠初时并没把敌将放在眼里,那知白马越奔越急,敌将的宣化斧竟凭空产生了万钧之力,难以招架。
不过,乌甘棠知道,再难招架也要招架。若往一旁避开,等于是又回到刚才群斗的苦境。能与敌将交锋,乃大好时机,焉能错过。
“当”的一声巨响,大斧砍在矛杆之上,溅出点点火星。敌将纵马冲了过去,乌甘棠吐出一口鲜血,坐倒在地。
这一幕,仿佛是去年十月初一荆州十里铺雷绝招对王唯天一战的重演。论武功,乌甘棠与王唯天本不相上下,但此时,乌甘棠在剧烈的群战之中体力早已耗尽,成了强弩之末;而大理将军也亏在不通马战之术,只是平时的操练巧合了马战之术的些许要领;双方都比荆州的二位差了许多,然而结果却是一样。
却见姓韦的大理将军圈马跑了回来,轻舒猿臂,将乌甘棠抓起,放在鞍头,往中军驰去。
城楼上皇帝见五人中已有三死一被擒,颓势已不可挽,便道:“快叫容高作回来。”
十大侍卫之中,容高作武功最高。其武功绝不在什么言寿风、席大猷之类的“第一高手”之下。其徒焦任,在四川统领啄木鸟。隐隐然已与温玉华分庭抗礼,容高作的武功就可想而知。这时,但见他身处万军丛中,掌劈拳击腿扫膝顶,身如魑魅,形似魍魉,左冲杀一人,右突又毙一命,倾刻之间,已接连击毙大理士兵数十人。只是大军往来,带动身形,却也不能自主,离敌军帅旗也是愈来愈远。
战到这个时候,容高作的内力也在逐渐消耗,心中早就明白擒拿敌军元帅是不行的了。只是未得君令,不敢擅自撤退。这时,听到城楼上锣声响起,才转身杀回城门。
容高作到得城门之前,追杀的大理士兵仍然缠斗不休。邓薛关担心敌军趁机突破城门,忙令士兵将城门紧闭。
容高作进不得城,急呼:“快开城门!”
邓薛关在城门内提声答道:“敌军太近,不能开。”
容高作气极骂道:“大理的孙子,快些让开了。你爷爷要入城!”
便在这时,缠斗的大理士兵正好突然退开。容高作心想,他们怎会听我的话?猛然间,容高作想到,敌军这是要放箭,不好!忙往旁急闪。
刚一闪开,敌箭便发。容高作正暗道侥幸,却见这边的敌军也正在退开。
一瞬间,容高作踌躇了一下:再入敌阵,虽敌军不能放箭,自己也必将精疲力竭而亡。当下一不做二不休,再次往旁一闪,刚一落地,便往城墙上一搭,手上施展移形换掌的功夫,脚上使出平步青云的绝学,往上急升。
第二卷 第735章 检降彤霞
第735章 检降彤霞
城楼上王宗浩见了。忙垂下一根绳子作为接引。容高作的手刚刚摸到绳索,大理的箭雨业已卷到。一代宗师,就这样命丧城墙根下。
这一次,杜闻秀亲自操刀,解剖天朝大内侍卫蔺广饶和项砀山的尸体。二人胃中的食物残渣非常复杂,吃的都是些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其实,辨认不出也不要紧,有一点却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此二人生前绝不缺粮。
杜闻秀想了想,又重新回到台前,摘下二人的肝脏,放在鼻下一闻。其中一个,有些许酒味。
“这二人官职定然不小。你们缝好之后,裹上草席,再埋起来。”杜闻秀吩咐完旁边的士兵,走出了帐篷,洗了洗手,又四下转了转,最后才回到自己的帅帐。
自己是降将招安,造反起家。在其他将军的眼里,不是同一路人。几个兄弟此次又没有随军。只能靠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
一个月以来,四川以小股军队与自己周旋。从双方的数次交战之中明显得知,小股川军的统帅是谙熟兵法的。小股川军的统帅已是如此,怎么成都根本之地的统帅却反而不懂兵法,派遣五个武林高手与我大军交战?
早就感觉四川后门失火,发生了大事。原先还以为是西夏、吐谷浑、吐蕃哪个国家进兵了。现在看来,倒不是了。其它某国的入侵,比起自己大理的进兵,本无分轩轾,根本就没有前门后门之别。只有天朝大兵,才能令他们慌张。
定是天朝大兵突进,占领了成都。天朝皇帝出现在城墙之上,便是因此。整整一天,原来那支缺粮的队伍都没有前来成都救援,也可以证明。
现在成都城墙之上旌旗林立,士兵胄甲分明,并没有东倒西歪或萎糜不振的现象。说明成都城内并不缺兵。今日之所以派遣武林高手出战,原因之一是皇帝采信了不懂兵法之人的计策,原因之二便是城中正在整编投降的原来的川军。
那么,我军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从消除张永的威胁这层意义上看,张永被天朝皇帝擒获,目的也可以算是达到了。但自己并没有建功立业,若此时撤军,实在是心有不甘。
如果再进一步,擒得天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