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颜心里大窘,面上却依旧平静地道:“儿媳谨记阿家教诲。”
“嗯,我与你阿翁明日便回岐州,上无需侍奉翁婆,你定要多多在你夫君身上花些心思才是。”独孤氏接着嘱咐道。
冉颜恭恭敬敬地道:“儿媳定当将阿家的话铭记在心。”
独孤氏这才放下茶盏,在托盘中放了一个红色锦囊,道:“去给老夫人敬茶吧。”
其实独孤氏今天准备了两份见面礼,倘若冉颜不合她的意,便随便打发了,但出乎意料,这个儿媳妇并非是她印象里那种娇娇怯怯的江南女子模样,骨子里竟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贵气,她一个无品级、出身又不算太好的娘子,在面对满室命妇,却无丝毫慌乱。独孤氏向来欣赏临危不乱的女子,再加之看见那方锦帕,觉得自己儿子苦了这么多年也实在不容易,便就不曾刁难。
冉颜给老夫人磕了头之后,萧颂便领着她一一介绍兄嫂。收了一圈礼,略略打了招呼之后,独孤氏便扶着老夫人领着三个媳妇下去了。
出了门便交代襄城公主和嘉荣县主道:“你们房里若有妾室,便叫出来让她们认识一下嫡三夫人,免得关起门来连主子都认不全。”
嫡三夫人是单单指宋国公这一支的排行,独孤氏这么说,只是侧重正室和妾室的分别。
襄城公主和嘉荣县主微有些尴尬地应了声是。
冉颜略想一下便知道她们尴尬什么,她曾听萧颂说过,两个兄长都只有一房正夫人,没有侧室也没有妾室。不知道独孤氏是明知故问,还是当真不知道。
“襄城、嘉荣,你们陪同钺之的媳妇到府中走走吧。”老夫人忽然道。
两人应是,便邀请冉颜同行。冉颜是绝对算不上喜欢的,她看人一向很准,襄城公主虽然一副温柔贤淑的模样,但到底是公主,骨子里便有与生俱来的矜贵和骄傲,而嘉荣县主地位虽然不高,但她乃是平阳公主的嫡女,一般公主的女儿自然没有封号,但平阳公主为平定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死后更是用军礼下葬,太祖亲封其子为郡公,封其女为县主,有这样一个母亲,谁不敬她三分?因此她的傲骨也绝不比襄城公主少。
而且彼此的年龄差距是不是太大了点?地位年龄,显然是一道巨大不可跨越的鸿沟。与这两位嫂嫂相处,冉颜觉得注定不会好受,她宁愿去陪太夫人说说话。
那边,独孤氏陪着太夫人往后院走。
太夫人静静的一句话都不曾说,独孤氏心中想了又想,觉得太夫人支走了几个媳妇,肯定是有很重要的话说,一直这么等着也不是法子,她也不问原因,说起了锦帕的事情,“阿家也看见了那方锦帕,钺之怕是忍得太久了,有些……”
她顿了一下,见太夫人没有什么表情,便继续道:“待一个月后,不如多为她添几房美妾吧。”
半晌,太夫人才缓缓道:“小九若是想,自然就有了。”
独孤氏被堵了一下,心里觉得太夫人的话有道理,也无从反驳。
“册封的圣旨还没下来。”太夫人淡淡地提点了一句。
独孤氏也极精明,顿时恍然大悟,命妇的等级,婚期下来便可以册封了,命妇出嫁的时候就可以穿花钗翟衣,而不用穿钗钿礼衣,等级高低是跟着夫君的品级变的,而宫里却压着冉颜的诰命册封没有下来,是否有什么预示呢?
“您是说钺之有升迁的希望?”独孤氏放轻声音道。
第307章 掐架王宋国公
太夫人沉默片刻,道:“圣意难测。小九尚未到而立之年,谁知道圣上会不会拿出魄力动用年轻人?想来是纳入考虑之中吧。”
独孤氏心中大喜,便是列入考虑也已经很不错了,毕竟知道了在圣上心里萧颂是个有能力的人,即便今年不升,明年不升,只要一直不出大错,还怕三五年升不上去?
萧太夫人颌首,“嗯,朝中人才济济,便是与时文同辈的官员很多都可以补上刑部尚书之职,圣上考虑小九,一方面也确实因为他有这个能力,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慰时文。”
时文,是宋国公萧瑀的字。萧瑀被贬,并不是政事上失误,相反,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政事上也没有干过什么糊涂事,只是跟房玄龄、魏征等人不对付,在朝堂上就与他们动手掐了起来,得了个扰乱朝堂的罪名,圣上认为他性子急躁、偏狭,才被罢相贬出长安思过。
萧瑀是跟着李渊打天下的开国功臣,而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人都是当年秦王府的中流砥柱,李世民的心腹,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李世民难免会有些偏颇,可能是后来再三思虑之后,觉得心中对萧瑀有些愧疚,所以才以这种迂回的方式安抚。
“儿媳明白了。”独孤氏道。想必太夫人也是一早知道萧瑀听见五更二点的鼓声想起堵心事,心中不舒坦,才打算通过自己去安慰安慰他。
不管怎么样,圣上心里还是看重萧瑀的。
“时文心里什么都明白,他一把年纪,对权位也比以前看的稍淡,只是对圣上的处置不服,也伤了心,你适时软语劝一两句也就是了。”太夫人叹了口气。
独孤氏应了一声,扶着太夫人进了院子。
这厢婆媳难得心平气和,那厢妯娌相顾无言,场面冷得秋风扫落叶。
两个身份尊贵一贯自持身份的人,自然不可能立刻对着一个出身不高的新妇放下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