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创作诗词?慰藉灾民?还有这种好事?
在场的学子一听见这句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施粥这种事要是做出来,那可是好名声啊!
而且要是能作出一两首好诗,传扬出去,天下也会称赞一声,此子心系百姓疾苦。
这妥妥的美名。
这种事,没有人会拒绝。
射阳侯之子孟阔第一个站出来,大声道:“我去!
作诗与灾民共情,让灾民体会诗词之美,正是我们该做的。”
“对!
与其作一些伤秋惜秋的诗词,倒不如作惋伤灾民的诗词,我也去!”
“要是能作出一首好诗词,让灾民感动得涕泪交集,那必定能名扬天下啊!”
“我等诗社成员,自当一同前去。”
其他读书人也纷纷附和道。
他们都觉得这是个大好的机会,若能作出一首传县诗或者传州诗,那可就美名远扬了。
孟阔道:“我自掏腰包,拿出百两银子,购买粮食,进行赈灾!”
“孟兄大气!”
“不愧是孟兄!”
听着他人的吹捧,孟阔也不禁面露笑容,心想等我作出诗词与扬州灾民共情,那必定能名扬京都的,楚凤歌把这种美名送给自已,实在是个好人啊!
这一群读书人兴致勃勃,却丝毫没想到,接下来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与此同时,楚凤歌也来到紫府书院,称要带着学子们去城外施粥,顺便创作怜悯灾民的诗词。
紫府书院的学子们一听就发觉这是个好机会,能留下好的文名,当即纷纷同意,要一起到城外去。
看着这些学子兴高采烈的样子,楚凤歌却心想,等他们见到了灾民,就不会如此高兴了,也未必还有心情作诗。
戏台搭起来,观众也到了,如今就该上演一出好戏了。
……
“你是说,灾民冲击京都,来到北城门外?”
北城兵马司,杨轩皱了皱眉。
北城兵马司副指挥使苦着脸道:“杨指挥使,这些灾民数量不少,现在该怎么办?”
杨轩冷笑道:“一群不知死活的刁民,必须将他们驱赶!
告诉他们,京都没东西给他们吃,若是胆敢闯城门,一律射杀!”
“是。
“副指挥使转身离去。
杨轩正想着,要不要带一些司兵去将紫莞以私通贼寇为由抓起来,可惜教坊司是礼部的地盘,礼部尚书偏偏与父亲关系不好,想要强闯进去抓人不太现实。
没等多久,那名副指挥使去而复返:“禀大人,那群灾民不肯走,嚷嚷着要吃的,还说不给吃的就要闯进城里。”
“放肆!
一群刁民找死!”
杨轩大怒道:“随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