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评判之一的田碧也是点了点头:“此词甚好,若依才气算,已经是诗词中的传州!”
诗词依才气之高低,共划分四个境界:传县,传州,传天下,镇国!
传县诗词才气超过三寸,可在一县之地传播。
传州诗词才气需超过一尺,可在一州之地传播。
传天下则需达到一丈,可在天下传播,达到此境,则有可能传到后世。
至于镇国,才气需要三丈以上。
待薛重云作完,有判定才气高低的儒生道:“《满江红·中秋》,才气高一尺一!”
许多人忍不住喝彩。
“不错,此子的确有才华!”
张云棠来到四楼走廊,不禁点头道。
“就让我来与虞国文人较量。”
施德咧嘴一笑,当即取笔在手,迅速书写。
一边书写,一边同时吟诵出来。
随着他的吟诵,他身边三尺之内的杯盏器皿竟然微微颤动,形成一股奇特的声音。
与此同时,纸上的才气也是迅速的上涨。
这一幕直接将虞国文人给看呆了。
“配合吟诵写出诗词,竟能使器皿出现共振,这施德好生了得啊!”
“这才气的上涨速度比薛重云还要快!”
“这施德怕是早就打好了腹稿了吧?否则竟有如此才气?”
楚凤歌也不禁有些讶异,这个施德很厉害啊!
他知道大部分诗词都是通过吟诵释放神异的力量,也就是儒家的神异:唇枪舌剑。
但唇枪舌剑要到中三境中的立言才能使用。
而施德虽然未曾立言,却已经能够利用吟诵使杯盏产生共鸣,显然也即将立言了。
待施德作完,现场的虞国大儒都陷入了沉默,虽然还没看到施德作出的诗词,可仅凭才气,就已经达到了一尺三,超过了薛重云的一尺一。
太监当即将施德的诗词念出:“目穷淮海满如银……”
仅是两句,便让在场的虞国人明白了为何大儒们会沉默,这首诗明显已经胜过了薛重云的词。
“此诗也可传州,但论才气,尚在薛重云之上。”
“其实单论诗词本身而言,其实两首诗相差无几,只是却因为施德适才的吟诵,竟助这首诗多产生了二寸的才气。”
有儒生叹息道:“这施德,不逊色于余傲!
我们一直将余傲当成最大的敌人,却忽略了此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