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宝当即询问了众人一些关于造纸方面的知识。
造纸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分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
手工则用有竹帘、聚酯网或铜网的框架,将分散悬浮于水中的纤维抄成湿纸页,经压榨脱水,再行晒干或烘干成纸。
机制和手工两种造出来的纸最大区别在于,由于手工纸采用人工打浆,纸浆中的纤维保存完好;机制纸采用机器打浆,纸浆纤维被打碎。
使得手工纸在韧性拉力上大大优于机制纸。机制纸存在浆网速差导致纤维纵横向分布不均,手工纸不存在纤维纵横向分布比例不均,特别体现在书画用纸上,比如宣纸。
公元105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河南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它地区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为龙亭侯,造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四川。
晋代开始,我国书画名家辈出,大大促进了书画用纸的发展。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他父子时期书画用纸大有提高。
晋与南北朝的书写纸抄经纸为麻和楮皮制造,纸面已敷用淀粉与白色矿物涂料并进行研光。
隋代统一南北后,唐、宋继承与发展了数百年造纸的成就,并开辟了唐、宋我国手工造纸的全盛时期:唐代书画与佛教盛行,使纸的需求剧增,造纸的原料扩大到用藤和桑皮等。
书画纸还用淀粉硝煮成涂料涂布后再经打蜡,最后用粗布或石块等揩磨砑光。写经纸还用黄檗染成黄色以避蠹。
北宋时,安徽已采用日晒夜收的办法,漂白麻纤维以制纸,抄出的生纸光滑莹白,耐久性好。
南宋时我国南方已盛产竹纸,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喜欢用竹纸写字,认为竹纸墨色鲜亮,笔锋明快,当时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仿效,从而促进了竹纸的发展。宋代不但盛产竹纸,而且开始用稻、麦草造纸。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记载了浙江人以麦、稻杆做纸浆及与油藤配用造纸。
到了明代,用竹子造纸的技术已臻完善,该时代宋应星着的《天工开物》系统叙述了用竹子造纸的生产过程,并附有生产设备与操作过程的插图。是我国系统记述造纸工艺的最早著作。
造纸行业是包装、印刷和信息产业等提供商品材料为主的加工工业,也是市场化、国家化程度较高的一般竞争性加工工业。
造纸业工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为造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造纸行业设备投资约占总投资额的60%,自动化程度高于一般造纸业;每增加一万吨纸浆的生产能力,需要投入很大!韦宝按照这个时代的物价,估算了一下,真的要能机械化生产的话,至少要砸进去三四十万两纹银!
由于造纸工业设备投资大,固定成本高,因此扩大规模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造纸产业以木材、竹、芦苇等原生植物纤维和废纸等再生纤维为原料,属于资源约束性工业,对纤维来源的依赖程度极高。
韦宝拿出小抄,对照众人说的‘古代’造纸工艺,和小抄上的现代造纸工艺的区别。
韦宝发现造纸一个要件是纤维打浆叩解,利用搅刀及大马力机械,使植物纤维分叉破碎,再抄制成纸匹俱有较大结合力,不像光洁丝状纤维容易滑脱;另外在打浆后所产生碎屑及糊状物,在抄纸时有填塞孔隙及黏结纸匹功用。古时候或现代手抄纸,利用框架竹在纸浆中筛取纸浆里的漂浮纤维,由于筛取动作有前后短边及左右长边筛动,所以手抄纸纤维可以非常均匀呈各种方向自由排列,没有产生本文所说丝流问题。
再则现代化无水干式造纸法,使用空气散布并以胶合方式制造纸张,其纤维也是呈现自由状排列,也是没有丝流方向。
纸张的丝流对纸张种种“性”、“状”有很大的影响,如抗撕裂力、卷曲、伸长度、缩收性及加工折纸,书籍挺度和翻开适性等等,都有绝对影响。
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1。散浆;2。打浆;3。加胶与充填。
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
韦宝拿着小抄,边和众人讨论,边解释小抄上的内容,给人大家很大启发。
“多久能出纸?”这是韦宝最关心的问题,怕耽误了肥皂和煤油灯的销售。
“三天之内,一定可以,公子想厚的,薄的,都可以。”邓二鲜信心满满道:“要是搁着原先在村里,不敢说这么快,但是在化工厂,肯定能做到。三十多个熟练的师傅一起做事,配合起来,做什么都快。”
韦宝点头道:“两天之内要出纸,先以包装用的纸为主。”韦宝说着,拿出一个包装盒的样品,又拿出一盒火柴的样品,“我要这种纸!”
一伙人分别传阅了总裁给出的样品,摸了摸,捏了捏,又都用手指头弹了弹,均表示没有问题。
韦宝这才放心下来,感觉遇事还是要在现场解决,和自己的技术工人们商量着做,效果要好的多,本来以为很难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本来好些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倒是没有想到在制作过程中很难。
玻璃成型工艺便是这样的,韦宝原来以为很简单呢,没有想到,将水站的那台来自现代的蒸汽机调过来之后,气泡虽然明显减小,也均匀了,比原先好的多,但是椭圆形的界面,仍然歪歪扭扭,无法达到量产要求。
“怎么还是不行?”韦宝问道。
众人都没有说话,连邓二鲜也面露难色:“不知道,大家一直在实验,还是会有气泡,而且不管怎么搞,也没有办法做成总裁给的样品那般规则的圆形。”
韦宝叹口气,“只能先改成四方形的了!用四块小玻璃做玻璃罩。底座和上面封顶的部分,也都改成四方形!这样暂时能解决这个玻璃的问题。不过,这样做的话,既不美观,也增加成本!以后是要几万个几万个生产的,增加一分银子的成本,一百个就是一两银子!一千个就是十两银子!一万个就是一百两纹银!一百万个就是一万两银子扔水里了!所以,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