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江山烬红颜冢 > 第21章 整训二(第2页)

第21章 整训二(第2页)

柳承安甩开他手腕,对着校场内的众人说道:“孤这里的功业你们得凭本事来拿,在孤这里对将士们的赏赐绝不吝啬。”

转身时蟒袍带起的风扑在王铁柱脸上,王铁柱听见太子殿下轻声说道:“记住,孤要的从来不是正中红心。”

王铁柱看着太子玄色背影渐渐离去,终于敢抬手擦汗。

王铁柱仍俯身趴在原地,此刻太子赏赐的匕首握把间的鸽血石刺进他掌心,就像今晨他偷偷磨尖的箭镞,此刻刺透了自己怀中的灰兔双眼。

。。。。。。

正午时刻,柳承安站在校场的将台上,柳承安此时特意换了身装扮,台下的陈延庆看着柳承安穿着银袍白甲,头戴凤翅兜鍪,腰间挎着鎏金宝刀,仿佛又回到了当日白岩城头下的场景。

“本宫是当朝太子柳承安,也是东宫卫的主将,在东宫卫里,孤的话就是命令,你们得先听我的,然后才是石指挥使的。”

台下的陆明轩饶有兴致的看着石忠义站在柳承安一旁面无表情的模样,心中暗自琢磨着什么。

“东宫卫第一条铁律——”

柳承安的声音撞在勋贵子弟的银鳞甲上,激起细碎回响,“违令者,斩!”

太平年代的军队大多都是世袭的,一个普通士卒想要往上爬,不说成为营指挥室这种中层军官,就是成为都头这种中低层军官有可能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才能达到,中低级军官想要一步一步往上爬,难如登天,只有乱世,只有战争,武将才能有机会升迁。

所以此刻,不论什么出身的士卒们,都将目光聚集在柳承安的身上,早晨的比武,猎户出身的王铁柱得了太子的赏赐入了贵人的法眼,一个都头的位置肯定是跑不了的了,搞不好还能混个营指挥使当当,总共三千人的队伍,就六个营指挥使的位置,有些想法的人此刻都是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位置。

柳承安此刻站在高台上很清楚下面人的想法,他为了让后面的人听到,声音很大:“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选择当兵,都是为了有口饱饭吃,这没什么奇怪的,如今前梁四分五裂,天下百姓苦也,谁都得吃饭。

但是既然选择来到了孤的东宫卫这里,孤相信你们大多数人都是想要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在此之前,在场的大家伙们除了少数人生来锦衣玉食,大多数兄弟在当兵前都还在为了温饱挣扎。”

感受到周遭其余卫兵投来的目光,大多数勋贵子弟听到太子的话都有些忿忿不平,心想咱们都是和你一条线上的,蹭着大魏的名头下混口饭吃的,不到万不得已的关头,兄弟们都是你魏国皇室柳家最忠心的臣子,哪有开口就拿自己人开刀的。

陆明轩则是对着那些对自己投来异样眼光的士卒们狠狠地瞪了回去,凶神恶煞的眼神陪着一身不凡的铠甲,再加上自己小公爷的身份,着实吓住了一些人,但如陈延庆等一干东宫卫老兵以及宣武军出身的韩知俊等人却是不屑一顾,一方是久经沙场的老兵,陪着太子殿下出生入死过的,一方是当今大魏国舅的家军出身,和现今东宫卫指挥使石忠义一个路子。

柳承安将台下的情形一览无余,他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兄弟们放心,本宫一向赏罚分明,那些作战勇猛立下军功的兄弟,加官进爵、娶妻生子、良田土地,兄弟们想要的在孤这里绝不吝啬。”

“去岁随孤北上救驾的东宫卫有两个逃兵被枭首示众。”

柳承安突然将佩剑掷给石忠义,剑鞘上的蟠龙纹烙进将军掌心,“他们躲得过契金人的弯刀,躲不过大魏的军法!”

东宫卫老兵的都头陈延庆听到此处面色阴沉,想到当初那两个逃兵甚至还是自己的同乡,心中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勋贵队列此时传来嗤笑,陆明轩正用匕首修整指甲。

走下高台的太子蟒袍带风掠过他身侧,错金匕首突然被踢进泥潭:“陆公子这柄镶金匕首,想来够买三千东宫卫半月的口粮了吧。”

刀鞘不知何时已横在贵族青年颈间,“但在东宫卫,你的命和他们的命一样”

剑锋擦过王铁柱的榆木弓,“都只值一面战旗!”

柳承安紧接着站在二人的面前继续大声说道:“东宫卫的兄弟们,你们要记住,我帝国的敌人在东宫卫将士的勇气面前都只是阵仗大的纸老虎而已,战场上重要的不仅仅是兵法、武艺,还有勇气与信念,不论是面对勿真蛮子,还是长江天堑彼岸的南楚宵小,亦或是三姓家奴的晋军、前朝余孽的梁军等等,东宫卫的弟兄们都不应有畏惧。”

“不然的话,此等怯懦之人,不配入我东宫卫为将为兵,只会让国朝禁军、地方厢兵耻笑,即便战况再激烈,面对再强大的敌人,遭受再大的损伤,诸位也应保持我们东宫卫应有的信念,只有那些坚毅果敢之人,才能让兄弟们尊敬信任,才能为自己争取到属于自己的地位。”

尽管柳承安的话很通俗易懂,但是除了那些出身好的勋贵子弟听得明明白白,大多数将士仍是似懂非懂。

柳承安忽然声线一变,一边走进队列的最前面,一边用着严厉的语气说道:“上位者禁止无故辱骂殴打士兵,应当公平对待各自部下,有违者一经查实按我制定的《东宫卫条纪》严惩不贷。

凡我东宫卫属兵严禁在作战期间滥杀无辜、劫掠百姓,若有百姓检举违法者交由东宫卫指挥使石忠义查实,一经坐实者按我大魏律法处置。”

此话一出,东宫卫的队伍中一片哗然,大部分士兵纷纷窃窃私语,东宫卫指挥使石忠义看见柳承安满脸阴沉,赶忙站出来整顿道:“大胆,太子殿下训话,尔等竟敢若此不敬,汝等可还知道上下尊卑了吗?”

尽管石忠义已经下台整顿队伍,但走回高台上的柳承安瞧见有些士兵仍旧在下面低头私语。

柳承安此刻终于知道为什么昨夜石忠义会对自己的条纪提出质疑了,这是个乱世,除了勿真人、契金人这些外族不把百姓的命当命看,实际上各国军队同样如此,包括自己所在的魏朝一样,当年的大魏太祖也好,如今自己的皇帝老子也罢,都曾经准许将士烧杀屠城过,在他们看来这会让将士更加凶狠,不仅能够发泄行军作战时的艰苦情绪,还能节约军饷粮草。

但在现代穿越回来的柳承安看来,对这种思想是极度不认可的,从自己学过的历史书上看来,那些甘愿付出的仁人义士不一定是为了丰厚的回报而做出的选择,有很多人是为了心中的信念,那些一门心思想要上位发财的人有时候反而没有那么可靠,常常容易成了“汉奸”

但是此刻柳承安突然反应过来了,那些前辈们大多数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而不是现在自己穿越回来面对的遍地文盲的时代,一时间柳承安有些质疑自己,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此刻柳承安很是纠结,因为倘若攻下一座城池就让士兵们放开了享乐,那可能会产生更多非战斗性的问题出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