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众人之首的白胡子老头对着后面的诸位翰林学士怒斥道,一时间显得有些恼羞成怒,并且一边用眼睛向着刚刚笑出声的冬雪看去,冬雪感到有些胆怯,悄悄往殿中的一座柱子后小心翼翼的挪着脚步。
柳承安终于在这副躯体中找到了关于这个白胡子老头的记忆,这个白胡子老头乃是太子太傅兼都察院都御史方正,平素给太子授业讲课时也是最为严肃的一个。
柳承安看到堂下那个肚子叫的学士一脸羞愧的表情开口说道:“方师息怒,民以食为天,各位师傅也不是不食五谷、净修仙法的道士,此乃人之常情倒也不用上纲上线,没用过早膳的师傅都来和孤共进早膳吧。”
听到太子发话了,方正哼了一声,对着刚刚的那个翰林学士说道:“还愣着干嘛,殿下赐膳还不谢礼,还要殿下来请你吗?!”
刚刚发出肚子叫的翰林学士慌忙站起来谢礼。
伺候在旁的王贵赶紧对着一旁的宫女挥了挥手,随即一众宫女搬来了一个桌子,随后夏岚端着早膳过来摆在桌上。
“还有哪些学士还没用早膳,一起来吃吧。”
听到太子发话,又有两三位学士起身对着太子谢礼后对着桌子围成一圈准备用早膳。
一旁的方正见到此情形,那花白的胡子气得都立了起来。
柳承安本以为方正见此情形会发作一番,但是却见方正一言不发。
片刻之后柳承安用完早膳,见一同进食的翰林早已吃完端正的坐着,赶紧大手一挥让王贵撤掉饭菜奉上茶水。
方正见此状况仍旧无动于衷,待宫中众人收拾好了后随即开口道:“不知殿下今日想听何段经史?!”
柳承安闻言愣住,卧槽,不是你们说啥我学啥吗,咋还有老师问学生想学啥的啊。
一众学士包括方正在内都是一脸希冀的望着柳承安,打算在太子面前一展雄厚的文史功底。
柳承安慌了片刻,眼珠子骨碌直转,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不经意间漏出了一副猥琐的表情,堂下众翰林学士看着太子的模样都是一阵恶寒,暗自揣摩着太子别真是前些日子高热烧坏了脑子吧。
柳承安慢悠悠的说道:“各位师傅可知孤前日子身体本来已经不行了,怎么现在又好了吗。”
听得此话,堂下众人没有人敢说话,之前北伐失利,皇帝受困,太子引兵救援后身负重伤之事,朝中众人皆知,皇帝柳渠义班师回朝以后,太子于宫中养病,宫中的事情魏帝封锁的很好,只是只字片语从宫中传出,再加上众朝臣多日未见太子,才有传言说太子身子不济快是不行了。
可是昨日在东宫所见,不说太子生龙活虎,但至少也不是病人膏肓的模样,毕竟哪有人前一日都到了药石无医的地步了,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大口吃饭了的啊,故而之前外朝的传言对于众人来说都是不攻自破。
可是这下听太子的意思,前些日子外朝的传言不像是空穴来风,倒像是确有其事,这下事情敏感了起来,众人都不敢在这关头乱说什么了。
与此同时,东宫外堂门外,魏帝柳渠义下朝之后便匆匆忙忙的打算来看看自己的儿子,走到门外正好听见柳承安说的话。
魏帝一愣,心里暗暗道:“感觉安儿这次伤愈后和之前不一样了,朕今天就听听,安儿这会要说些啥?”
当下,魏帝鬼鬼祟祟的蹲在东宫外堂的窗户下边,侧着脑袋耳朵贴近窗户边。
皇帝仪仗的众人见到管家这等动作一时间恍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伺候魏帝的张世峰见此情景,对着仪仗众人挥动了一下拂尘,皇帝仪仗众人便默默退下。
此时堂内的众人表情各异,太子柳承安见此情景继续说道:“这是因为孤见到了太祖爷。”
嘶。
。
。
。
。
。
堂中众翰林学士包括伺候东宫太子的众宫人顿时传来一阵吸冷气的声音。
正在听墙根的魏帝更是挥手让太监张世峰把刚刚退下的皇帝仪仗打发到了离东宫外堂百步之外的距离。
柳承安见到堂中众人露出和当初皇后听到此话一样的惊讶表情,暗自窃喜“小样,爷还唬不住你们了。”
没管堂中众人的表情,柳承安继续说道:“太宗见到孤了,在孤身上拍了几下,骂孤大魏国祚还要孤来延续,这么着急往鬼门关跑什么,就将孤从鬼门关前赶了回来,于是孤的伤病就好了。”
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