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则是靠着和浦海华普的合作,推了几款贴牌车,什么金刚之类的。
别看这几款车的外形难看,个头都不大,可是价格却一个个都买的不便宜。
QQ车刚推出来的时候。可是要买到六七万,金刚更是十万左右。东方之子则更离谱,居然买到了十三万。
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选择购买他们的车。
这要是放到十年之后,就这样的车型,这样的技术,敢买这样的价格,那绝对得被广大消费者喷死。
恐怕不等消费者们动手,那些经销商都会选择挥刀自宫。
可是在这个年头,这样的车子,买这样的价格,那简直都可以称作是业界良心。
要知道这年头,一台帕萨特的价格得从二十四万起步,到三十万封顶,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的价格区间莫不如此。
就连垃圾的不能在垃圾的韩国现代起亚的中级车,也能买到二十万出头的起步价。
没错,这年头,这些车就这价。
桑塔纳2000能买到十六万,捷达王能买到十八万,神龙富康也能从十五万起步,光是这老三样都这样的价格。
你说奇瑞,吉利才车型,十五万以下的价格,算不算的上是业界良心?
可也正是这样的定价策略,再加上整体不高的质量,还有粗放式的质量管控程序,也在这年头,造就了国产车,质量差,价格低的名头。
原本几家企业进军国内汽车市场,还让那些国际巨头稍稍的紧张了几分钟,没错,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
然后人家就看穿了你的那点伎俩。
就这破车,也敢和我们叫板?
于是国产车就自动的被他们扫到了低端车的行列,可惜几家民营车商也是不争气,一看生产这么破的车,也能赚到钱,那大家就谁也不寻思去提升技术。
反正这样的破车都能赚到钱,还升级技术去干啥?就这样卖好了,大众,丰田,本田,现代,起亚他们是看不上这个利润低微的低端车市场,他们不来,咱们也不去他们的中级车市场,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好了。
于是局面就这样僵持了下去,国产车成了低端,廉价的代名词,而外资车企对这低端车的市场,也一直是不屑一顾。
可是当几年后,大型国际金融危机到来之际,那些国际大车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不断的丰富他们的品牌,不断的将价格下探,开始挤占低端市场的时候,国内的几家车商才恍然大悟。
原来大家都是把头埋在沙子下面,装鸵鸟而已,一旦人家要是来他们的饭碗里抢食吃,他们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
等到他们想反击,精心打造了几款中级车,想要反攻大众,丰田,本田他们的中级车市场的时候,没想到却遭遇到了他们从来不曾遇到过的滑铁卢。
那时候那些民营车企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精心打造的中级车,可以说和合资品牌,甚至是纯外资品牌的车型比起来,并不差,甚至在装配,用料上还要好上不少。
可是全国的消费者却并不会为你的良苦用心埋单。
为啥?
因为你国产品牌,只能造低端车,质量差的印象,已经在国人的脑海里定型了。
因为你们之前不顾消费者的反应,不顾市场的反应,就为了利润,埋头不负责任的乱造低端车,甚至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给消费者已经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恶劣印象。
这时候你在想提升品牌形象,在人家国外品牌的合力绞杀之下,怎么可能能有所作为?
作为一个过来人,李逸帆可是曾经开过后世那几家民营车企,倾心打造的中高端车型,说实话,那些车子,质量真的很不错,内饰装配用料更是比那些合资车企要有良心,技术匹配的也并不差。
可是消费者就是不买单,一个月一千多的销量,已经算是高销量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些厂商之前过度的挥霍了国内消费者对他们的信任度,等到危机真正到来的时候,想要提升自己的品牌实力,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而在世界各国的汽车市场里,这么多年下来,那么多家的公司搏杀,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那就是得中级车市场者,得天下!
这就是前世血的经验教训,这辈子李逸帆走进了这个行当,他绝对不打算重蹈他们的覆辙。
想要在这个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