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什么是香蒲草 > 第7部分(第3页)

第7部分(第3页)

城中望青山,

一水不易渡。

今朝川涂静,

偶得展衰步。

荡如脱囚拘,

广莫开四顾。

半生无根著,

筋力疲世故。

大似丁令威,

归来叹墟墓。

乡闾丧乱久,

触目异平素。

这时,他听见庄稼地里面有人哭泣。仔细一听,附近庄稼地里面也有哭泣声。他好生奇怪:庄稼长得好好的,人们为什么要哭呢?于是,他走到一个抱头痛哭的老汉身边,问他老人家因何而哭?

那位老人抬头一看,俩人都愣住了!原来这位老人是元好问年青时的好朋友,名叫王增寿。当元好问问他因何而哭时,王增寿把白石村黄狼道欺人霸道、坑害百姓的事情与元好问说了一遍。他说:这个黄狼道虽然家住在白石村,却和州官来往密切,权势很大,不但村里人怕他,就是忻州西南乡所有人都不敢惹他。有一年,七里河发大水,因为他家堡墙厚实坚固,没有冲垮,黄狼道就把堡子以南的地,全部“插”在他的名下。

这还不够。到了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眼看着庄稼丰收在望,他不是骑着高头大马,就是坐上八抬大轿,带上打手狗腿子,到处闲转,凡是看见长得好的高粱,他就让狗腿子在地里挂上红布;凡是看见长得好的谷子,他就让狗腿子挂上黄布;凡是看见长得好的秋菜,他就让狗腿子挂上绿布;凡是看见长得好的黑豆,他就让狗腿子挂上黑布;凡是看见长得好的荞麦,他就让狗腿子挂上紫布……凡是挂了布的,不管你是秋菜,还是五谷,就等于人们给他种下了,谁也不能动一株一苗。

庄稼是人们的命根子。没有了粮食,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左右,庄稼地里到处都能听见哭声和笑声:挂上布的,哭成个泪人儿;没挂上布的,说明庄稼长得不好,收多收少是自己的,反而高兴地笑起来。

所以,在忻州到处都流传着这么二句歌谣:

白石出了黄狼道,

哭的哭来笑的笑。

元好问一听大怒:这还了得!咱们想个法子治治这狗日的。

王增寿听了此话,抹了一把眼里的泪水,高兴地说:我们早就恨透了这个家伙,你快想个办法吧!

元好问沉思了一会,然后说:让乡亲们不管庄稼长得好坏,都挂上跟黄狼道一样的布,看他还有甚办法?

王增寿一听:好办法,好办法,都挂上就等于没有挂呀。

很快,一传十,十传百,一村传一村,忻州城西南庄稼地里到处挂上了色布。黄狼道知道后,气得三天下不了坑……后来,老百姓为了防止土豪劣绅,霸占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左右,都在地里挂起色布,这个习俗,一直沿续至今。

历史上确实有王增寿这个人,系忻州城东南双堡村人氏。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记载着:“秀容(忻州)东南双堡王增寿,号为外力,善角抵(角抵即摔跤),人莫能故。”

白石村西北角,至今遗留着昔日堡子的残骸,里面居住的人家大多姓芦,并且传说姓芦的人家都比较富裕,这就让我联想起他们的祖先,是否就是那位放羊汉?

有些是传说,有些是史实,我只好信其有。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六十华甲:可怕的存在

六十华甲:可怕的存在

在村西的西梁道上,有一个圆形的大土坑,直径达三米左右,有四五米深,下面是青砖砌成,并且下面朝四周掏着四五个小窑洞。父亲说,这就是六十华甲。

过去有这么一个说法,村里人一到六十岁,就不让在村里住了。有人问,这些老人去哪儿?就送在村外“六十华甲”那里边了。吃住在里面,只有老人的子孙,到了吃饭时间,给他们送些饭菜,也不让其吃饱。送饭菜时,用一根绳子掉下去,小窑里面要是有人出来拿饭,说明那位老人还活着;如果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